回归自然 拥抱生活
作者 肖宇杰
发表于 2023年5月

陶行知先生一直是教育界的楷模,很多教师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并在此过程中逐渐获得成长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很多金玉良言,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无尽的启发,比如“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等。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理论,包括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等,为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创新幼儿教育的具体做法,旨在带领幼儿回归自然、拥抱生活,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一、带领幼儿回归自然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确实,知识与自然、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方能锻炼幼儿的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毋庸置疑,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广袤的草原、美丽的田园、深邃的海底、可爱的昆虫,这些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事物。可以说,幼儿非常喜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他们可以在沙滩上搭建城堡,在路边观察小花,在草丛中研究小虫,将树叶编成项链,这些都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活动要回归自然,释放幼儿的天性。笔者一直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带领幼儿回归自然,为幼儿展示自然界中的物品,如各种各样的种子、树叶;让幼儿观察、触摸和探索各种物品,为幼儿提供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广阔空间,使幼儿萌发探究欲望,形成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笔者还带领幼儿在户外种植了植物,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生存条件和种植技术,鼓励幼儿参与施肥、浇水、除虫等具体事务,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种植知识。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幼儿还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乡土资源

陶行知先生指出,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发挥环境的各种作用,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鼓励幼儿多观察,丰富幼儿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幼儿开发各种各样的乡土资源。比如,笔者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开放的游戏环境相结合,开展了诸如“快乐农家”这样的游戏活动,利用竹篮、鱼竿、小铁锹等工具充当游戏材料,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笔者也开展了诸如“赶小猪”“小猫钓鱼”“编花篮”等与幼儿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乡土主题课。笔者还注重创设丰富的室内环境,将乡土资源有机融入区角活动中,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方便幼儿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乡土素材。比如在美工区,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彩纸、碎布头、针线、树叶、稻草、泥巴等材料,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折纸、草编、刺绣等。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