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打造开放多元的幼儿园游戏环境
作者 姜春英
发表于 2023年5月

在“让教育回归生命,让学习自然发生”办园理念指引下,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积极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基于儿童视角,从户外环境、室内环境、游戏资源库三个方面,一步一个脚印,打造自然、开放、丰富、多元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真实地游戏、自然地成长,收获真实且美好的自己。

一、打造自然、生态的户外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成长

大自然是活教材,是最真实、最丰富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笔者所在幼儿园尝试挖掘幼儿周边的生活资源,打造原生态的户外环境,引入有价值、可利用的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快乐游戏、主动探索、深入学习。

(一)打造多样态的自然环境,凸显环境教育价值

近年来,笔者所在幼儿园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户外场地自然环境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通过对园所环境进行改造,丰富了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库,构建了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使幼儿园户外环境趋于多样化,如改造后的南操场形成了“一架、两园、三树、四区”的布局。这样的自然环境丰富了幼儿的自然感受、发展了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让每名幼儿在真实的游戏环境中快乐成长。笔者所在幼儿园从两方面的诉求出发对户外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一是通过自然环境改造提升整体形象。通过一系列环境改造,幼儿园形成了大草坪、小山坡、花坛小景、小溪、喷泉、玻璃栈桥等“校园十景”。这些景致有着浓浓的自然、艺术与生活气息,展现出一种大自然独有的感染力,让教和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二是在环境改造中注入教育功能。幼儿园在对园所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注重让每个角落都承担教育功能,让每个角落都能够支持幼儿的学习与表达,有意识地将体育设施、玩沙玩水设施、科学实验设备等设置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幼儿园环境具备整合教育功能,从而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同时,幼儿园在环境改造时适当留白,给予幼儿充分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的机会,环境改造的过程也是全程育人的过程。

(二)挖掘户外游戏资源,注重游戏情境的创设

幼儿园充分挖掘户外游戏资源,基于幼儿视角,进行了户外环境的优化与调整,形成了欢乐树屋园、野趣小天地、自然创想乐、勇敢挑战营等九大户外游戏区。其具体创设思路如下:勇敢挑战营以树林为基地,设置了各种规格、高低不同的架子,秋千、摇床、爬杆、梯子、绳圈、滑索等应有尽有;将操场北面绿化带中的矮灌丛去除,再将原本无法进入的绿化区改造成树阴下的鵝卵石小路、石板路、小桥、梅花桩路等,增设防腐木小舞台和鼓、铝板琴等各种自制音乐玩具,投放各种表演道具,建设成了绿意盎然的音乐长廊;围绕香樟树搭建了小木屋,阳光透过木屋彩色的玻璃窗户,充满童话气息,树屋里放大镜、望远镜、风车、传声筒、昆虫观察盒、挖泥工具等丰富的材料,吸引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地探索发现;将原先一片幼儿不能踏入的绿化带重新规划,去除矮小树木,铺上青砖小路,搭建竹屋、灶台等,创设了野趣小天地,秋天的落叶成了幼儿锅里的小菜,坑坑洼洼的泥地变成了钓鱼的池塘,石头、树枝、叶子等自然材料成了幼儿游戏的材料,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