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部分幼儿园存在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活动形式,幼儿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指导开展美术绘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创造能力、表达能力难以获得有效发展。涂鸦是幼儿早期进行美术创作的方式,也是幼儿自我意识、创新意识觉醒的体现。因此,在组织幼儿园美术活动时,教师应当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主动为幼儿创造涂鸦的机会,并做好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的安排,以便在涂鸦过程中激活幼儿的创意思维,使幼儿获得创造才能的持续发展。
一、做好活动安排,有计划地培养创意思维
涂鸦活动能够让幼儿跟随自己的心意表达对世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教师应当立足涂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做好活动目标的细化设计和活动材料的恰当安排,以提高美术创意活动的质量。
(一)设立清晰目标,指引培养方向
如果将整个儿童创意美术活动比作航行中的帆船,那么活动目标就犹如灯塔,指引着整艘帆船的行进方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才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对此,在指导幼儿参与美术创意活动前,教师应正视活动目标的价值,主动在活动目标中标注出发展幼儿创意思维的要求,通过活动目标的指引安排活动细节,促使幼儿在达到活动目标的同时,拓展创意思维,展现创造才能。
比如,在美术活动“圆圈的联想”中,教师可以做好活动目标的设计,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创意思维的要求。圆圈能够启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创作出许多新颖的内容。对此,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如下四个活动目标:其一,幼儿能够把握圆形的特征;其二,幼儿能够基于圆形进行联想,并通过添画的方式完成创意绘画;其三,幼儿能够大胆创作,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其四,幼儿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涂鸦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采取谈话等方式,启发幼儿的想象思维,促使幼儿在大胆创作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锻炼创意思维。
教师认可活动目标发挥的价值并在活动目标中标记出培养幼儿创意思维的要求,能够明确整个美术活动的教育方向,强化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恰当安排材料,激活创意思维
从目前的涂鸦活动中能够观察到,部分幼儿的涂鸦作品较为单一,线条较为杂乱,内容缺乏美感,不能清晰地表达幼儿的想法,也难以彰显幼儿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造能力。而活动材料是创意美术活动的助推剂,具备趣味性、生活性和低结构性的活动材料能够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涂鸦时激活创意思维。因此,教师应对活动材料进行创意设计,为幼儿提供造型生动、色彩绚丽、结构精巧的活动材料,促使幼儿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能够用涂鸦的方式表达美。
例如,在活动“车轮滚画”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创作空间的材料。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山、马路的图片和浸入不同颜料的海绵,并让幼儿带来自己喜爱的汽车玩具。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对幼儿进行引导,如“今天我们的教室内来了许多新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原来是小汽车,大家跟手里的小汽车打个招呼吧!”,幼儿的目光转移到小汽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