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学习品质是指能反映幼儿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具体来说,学习品质并非幼儿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良好的行为倾向和不怕困难、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中,幼儿园教育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其中,艺术领域作为五大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谓的美包括自然美、生活美与艺术美,其学习与创造过程是放松的、自主的。艺术教育为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赋予了无限成长的空间,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幼儿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专注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一、开展环境创设活动,激发幼儿对美的浓厚兴趣
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美的环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学习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幼儿的权利与义务。教师通过开展环境创设活动,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让幼儿产生“主人翁”的感觉、增强幼儿的自主意识,还能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规划设计
一成不变的幼儿园环境会让幼儿产生审美疲劳,难以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每年暑期,笔者所在幼儿园都会组织教师对幼儿园环境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作用力,教师只有尊重幼儿,认真倾听幼儿的意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才能使打造出来的环境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比如,在户外活动时间,笔者发现几名幼儿在幼儿园内的一个小山坡旁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于是走近静静聆听。琪琪正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你们看,别的地方都有小草,这个山坡上却都是土,真难看,要是它也可以长满小草就好了。”其他幼儿闻言纷纷表示赞同,有的幼儿还提出可以找教师帮忙。看到幼儿兴致盎然,于是在艺术教学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小山坡设计改造方案。团团说:“我想在山坡上种上美丽的花朵和小草。”萱萱说:“我想在山坡上建一个滑滑梯,这样可好玩了。”还有幼儿说:“我想在山坡上建一个沙池和水池。”鉴于幼儿对山坡的规划与改造十分感兴趣,笔者让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方案。从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出(见图1),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他们渴望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愿。

(二)让幼儿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
相比于园所的环境创设,班级的环境创设活动更便于幼儿主动参与。在班级环境里,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各个区域的背景、主题墙、过道、走廊等,让班级成为幼儿心中的美好乐园。
比如,涂鸦是幼儿进行思考、表达心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幼儿而言,涂鸦是一种游戏活动,涂鸦的过程就是体验与享受艺术的过程,他们可以用各种画笔、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