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四步法
作者 周莉倩
发表于 2023年5月

看图写话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起步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观察力弱、词汇积累较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时,他们往往难以用连贯的话语将图片中的内容描述清楚。笔者通过反复实践,总结了“看图—想图—说图—写图”的看图写话四步法,以期更好地开展看图写话教学,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看图”是前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没有看图写话的相关教学内容,大多是“看图说一说”这一类型的练习,这显然是为接下来的看图写话教学作铺垫。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插画,如何利用好这些插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图画感兴趣,并看懂图画想要传达的含义,这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有的学生在看图写话时会偏离主题,特别是在面对多幅图的看图写话题型时,无从下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还处于探索、探知、发现的阶段,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还不强,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观察不到图片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小学看图写话专项练习中有这么一道题,大致内容是:题目给出了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两只羊站在独木桥上,白羊在左,黑羊在右;第二幅图是两只羊站在独木桥中间对话,都表示让对方先过;第三幅图是白羊在右,黑羊在左,两只羊都顺利过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而言,这三幅图会让他们思维混乱。有的学生没有仔细看图,甚至没看到第二幅图中的对话——“你先走”“不,还是你先走”;还有的学生没有把三幅图连起来看就粗略得出了结论,认为是两只羊在桥上打架,整段话都在描写两只羊打架的过程,完全偏离了主题。

显然,学会看图、看懂图画,才是写话最重要的前提。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观察图片。在上述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片:首先,从整体到局部,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片,每幅图里都有黑羊和白羊,从而得出主人公是两只羊;其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三幅图最明显的区别是两只羊位置的变化,学生需要观察到两只羊的对话和它们位置的变化,两只羊的谦让表明这座独木桥每次只能过一只羊。最后,教师再让学生仔细分析这三幅图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总之,看图写话的前提是学会看图,学生只有看懂了图片想要传达的意思、明白了图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才能做好看图写话。

二、“想图”是关键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教师让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时,他们写出的内容往往平淡乏味、毫无生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结合图片内容展开联想。从看图到想图,是学生思维的跨越,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效果质的飞跃。

例如,有一道看图寫话练习题,其大致内容是:许多小动物在一起玩耍,它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这幅图非常简单,意思清晰明了,学生一看就能轻松动笔,所写内容也不大会偏离题意。但部分学生写出的是“小动物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还有的在弹钢琴”或者“鸟儿在唱歌,狗熊在跳舞,兔子在弹钢琴”这样的句子,比较乏味。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