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罗倩
发表于 2023年5月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性和探究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出发,探讨了项目化学习下开展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以期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提供新的方向。

一、基于教学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确定项目化学习目标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定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第一步。在确定项目化学习目标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分析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提高的方面。教师要分析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和重要性,确定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还要根据社会需求和现实背景,优化项目化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关注社会热点,把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结合起来。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项目化学习目标,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结合学生兴趣特点选择趣味化的学习内容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趣味化的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作文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以“我的校园”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校园的优势、特色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描写校园景色。

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公开课、校园开放日等形式,向其他教师和家长展示学生的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项目化学习的魅力,进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据教材需求确定单元习作项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材需求,确定合适的单元习作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作文练习,以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课程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在确定单元习作项目前,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简单的句子、段落写作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练习更加复杂的文体和文体结构。在设计单元习作项目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作文主题,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主动参与作文写作。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