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E活动”的小学中低年级英语对话型故事教学
作者 袁文照
发表于 2023年5月

小学中低年级英语课本中的故事以对话型故事为主,优点是学生易于朗读和模仿,不足之处是内容片段化、情境单一化,不利于学生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难以将故事中的对话应用到现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而基于“3E活动”的小学英语教学能跳出课本内容的局限,促使学生探究知识、表现自我、交流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3E活动”指导小学中低年级英语对话型故事的教学。

一、相关概念

(一)“3E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

教师应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即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E”是Explore(探究)、Express(表现)、

Exchange(交流)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3E活动”即指学生的探究、表现、交流三种活动,这三种活动正对应新版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要求。

探究,顾名思义即探寻追究,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发现问题、对比旧知,重建知识体系。

表现是指个体主动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和展现所思、所想、所感。在课堂上,表现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行为展现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

交流是一种信息交换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或者生生交流可以相互学习、拓宽眼界、合作完成任务,将英语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对话型故事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中有两种主要的故事类型:对话型故事和语篇型故事。对话型故事即以人物对话为主讲述的故事,通常是两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个情境中的语言交流,对话型故事主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呈现故事内容。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内容以语篇型故事为主,而小学中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内容以对话型故事为主。相较于语篇型故事,对话型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丰富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3E活动”对中低年级对话型故事教学的指导意义

“3E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基于“3E活动”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逻辑性、真实性的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工处理和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进而达到内化、升华的效果。具体来说,“3E活动”对中低年级对话型故事教学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指向探究,提高学习理解能力

“3E活动”倡导学生围绕情境和问题进行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故事的背景和现实意义,而不局限于课本片段化、单一化的内容。教师基于“3E活动”开展中低年级对话型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观察、检索、对比等多种方式探究新旧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努力使知识经验结构化,实现从“知道”到“理解”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