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风险管控 增强责任意识 打造平安校园
作者 吴忠艺
发表于 2023年5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和教师应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一直以来,安全工作都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点,如果没有安全基础,一切关于幼儿的教育教学都是空中楼阁。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预防、管理和处置。预防,就是各种防范工作,形象地讲就是“治未病”,指的是事前预防,包括幼儿安全教育和演练,重在防患于未然;管理,就是日常管控,形象地讲就是“治微病”,指的是事中管理,包括加强“三防”基础建设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处置,就是处理幼儿安全事故,形象地讲就是“治重病”,指的是事后处置,包括妥善处理各类幼儿伤害事件,在事后尽快恢复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等。幼儿园要恪守“安全第一”的办园准则,始终把安全作为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笔者认为,幼儿园的安全重在预防和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要强化风险管控,增强责任意识,做好幼儿园安全预防与管理工作。

一、幼儿园安全预防与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安全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有部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以教师的口头说教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幼儿很少通过绘本阅读、区角创设和主题活动等途径来学习安全知识。还有部分幼儿园因场地、教师水平等有限,未能有效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教师往往将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比较慌乱,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如当幼儿出现受伤情况时,有的教师不熟悉报备和处理的流程;部分教师不会使用灭火器等。

(三)缺少家长的支持

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抓紧,还需要家长积极配合,通过家园协作,增强家长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共同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从而为幼儿打造更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在开展安全预防与管理工作时,部分幼儿园没有充分挖掘家园合作的潜力,没有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致使安全教育未能从幼儿园日常生活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影响了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效果。

(四)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缺失

幼儿年纪小,对世界充满好奇,热爱探索,但尚不具备充分的安全意识,也没有足够的安全知识,无法对危险进行正确的预判,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游戏和玩耍中容易出现危险行为。

二、幼儿园做好安全预防与管理工作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根本是安全,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幼儿园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做好安全预防与管理工作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幼儿园人员密集,具有公共性,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如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幼儿园做好安全预防与管理工作可以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安全、稳定的教学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和谐平安的园所环境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幼儿园做好安全预防与管理工作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