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孟凡军
发表于 2023年5月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平台的丰富,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培养全方位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应结合当前的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做好德育教育。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

翻转课堂是指通过课前或课后的视频讲解、文字资料,改变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比,使学生提前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基础知识的讲解,课堂变成了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重难点的攻克、高质量开展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上,以此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普及下的产物,在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主动拓宽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创新预习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组织作用,这为高效课堂的形成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设计,转变教学思路

作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色,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信息化教学思维。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提前梳理德育知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知识重难点,将其作为课件、学习单制作的基础和视频教育资源的寻找方向。除重难点外,为避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应将基础性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剪辑、修改和整合,上传至教育平台,要求学生提前浏览、下载与学习,培养中职学生德育学习的自主性,确保相关知识更加符合本班学生的学習进度。具体而言,在中职德育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1.制作切合实际的微课。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平台,运用多媒体手段搜集德育知识内容,并将其整理为微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自制教学视频,进一步丰富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微课内容,满足中职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微课的时长进行控制,既不可令微课喧宾夺主,占据较多的课堂时间,也不可让微课时长过短,影响微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长,微课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通过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满足学生后续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将微课上传至学校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以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观看与学习。

2.设置多层次的课前习题。在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预习环节,除了整合教育资源、播放德育教育视频,教师还应设置好课前练习题,增强习题的针对性。虽然不少德育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德育课程多以理论为主,学生德育实践次数有限。

本文刊登于《幸福家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