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五彩斑斓的生物往往是在告诉人们“我有毒,不要靠近。”蓝环章鱼,就是这样的生物,它全身布满泛着幽幽蓝光的圆圈,让人不寒而栗。
茫茫大海,如蓝环章鱼一般令人胆寒的剧毒海洋生物不计其数,它们蛰伏在海里,伺机而动。
吃火锅吃出剧毒生物避之不及的蓝环章鱼
吃火锅的时候,将新鲜章鱼倒入热锅中,再捞出放入嘴里,鲜香的口感让人心情愉悦。可是,如果在这美味佳肴中,混入一只蓝环章鱼,后果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蓝环章鱼并不是一个单独物种,而是隶属于章鱼科,豹纹蛸属下物种的俗称,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种,分别是:条纹豹纹蛸、新月豹纹蛸、斑点豹纹蛸和尼氏豹纹蛸。其中,条纹豹纹蛸和新月豹纹蛸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海域有所分布。它们的体格很小,整个舒展开来也不过15厘米。若是蜷缩在一块,也只有高尔夫球大小,体表呈黄褐色,很容易藏身在周边环境。因其全身密布着蓝色环状或条状图案,人们就给它们取了“蓝环章鱼”这一俗名。遇到危险时,它们身上和爪上的深色圆环会发出耀眼蓝光,警告对方“我有毒,别靠近”——蓝环章鱼体内的主要毒素为河鲀毒素,这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天然毒素之一,毒力是氰化钠的100~1000倍。它通过共生在自己体内的几种细菌产生毒素,这种毒素主要分布在唾液中,外套膜和墨汁中也含有部分。毒素是蓝环章鱼在捕猎和自卫时的重要工具,它们攻击猎物之后,会将毒素注入对方体内,让猎物迅速失去知觉,然后大快朵颐。



近年来,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出现了多起蓝环章鱼伤人事件,一只蓝环章鱼的毒素据说可以杀死26个成年人,并且起效十分迅速。被伤到的人,有的只是轻微咬伤,没有出血,逃过一劫;但有的人,显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通常会肌肉瘫痪、瞳孔散大、呼吸减弱,甚至会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毒素阻断了神经细胞之间的钠离子通道。也就是说,这种毒素会阻断大脑、脊髓和其他神经之间的联系,使整个身体“失去控制”。
我们知道,有些毒素可以通过高温分解,那么,蓝环章鱼的毒素可以通过高温分解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普通的烹饪是无法让其毒素分解,因此食用蓝环章鱼也会中毒。2014年,在中国台湾,有人误食蓝环章鱼后,短时间内即出现恶心、嘔吐、头晕、无力、麻木等症状,好在及时送至医院,经过抢救才勉强保住性命。
蓝环章鱼性格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对人类的攻击大多发生在自身被冒犯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