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塞内加尔到冈比亚
作者 袁江磊
发表于 2023年5月

从西非贝宁出发,骑行回国路上的第107天,我途经了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西部靠近大西洋,受到潮汐与撒哈拉风暴的双重影响,一路上的土地大多是盐碱地,让人觉得有些灰头土脸。在乡下,当地居民有的赶着驴车、马车,有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在田间重复相同的工作;在城里,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集市上充斥着当地产的瓜果蔬菜,以及来自遥远中国的日用品……

1从塞内加尔进入冈比亚

在冈比亚,我前前后后只待了四个小时,却花费了近100元人民币在办理出入境手续上。这次短暂的冈比亚之旅,心酸又好笑。

12月下旬的某天,我骑行到了塞内加尔的考拉克。

原本经过考拉克,直接向西骑行100余公里,便可以到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但为了经过心心念念的冈比亚,我还是选择向南骑行,横穿冈比亚,准备去塞内加尔南部一探究竟。

当天晚上,正当我如往常一样在周围寻找露营场地时,猛然发现路边一面土墙上有“中国水电”四个大字,于是我便厚着脸皮进去,询问能否借个地方留宿。不出意外,我成功了。中国水电的工作人员,我的本家袁哥在厨房煮了面条,还配上一碟牛肉,让我得以美滋滋地吃上了晚餐,睡上了好觉。出门在外,一路上萍水相逢很多中国同胞,为我骑行的经历增添了诸多闪闪发亮的温暖瞬间。

第二天,告别中国水电营地,没多久我便抵达达塞-冈边境。于是,之前骑行过程中那无比熟悉的一幕又开始上演:由于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被拒签一次,有了教训,所以这次我先到冈比亚边检签证处确认自己是否可以入境。得到准确答复后,才返回塞内加尔边检办理出境手续。但等我再次来到冈比亚边检处,拿出护照给签证官后,问题又随之而来。可能是因为冈比亚大选临近,他们始终坚持中国人进入冈比亚的签证需要“澄清信”才能办理,没有的话只能给我一个通行章,并只允许我在当天沿着指定路线进出冈比亚。无计可施的我,只能妥协。

塞内加尔北部地区时常以苍凉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左下大图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两小图分别是作者借宿的中国水电营地和作者本人;右页图为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城市景观。

从地图上看,冈比亚就像一把插入塞内加尔腹部的匕首,“撕裂”了塞内加尔——包括首都达喀尔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和南部卡萨芒斯地区,因冈比亚不能首尾相连。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塞内加尔北部前往南部,要是绕开冈比亚,需要多走700公里的路程。

说起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在历史上多次分分合合。15世纪,欧洲多国陆续开启大航海时代,世界上的许多未知国家被发现,身处西非的塞内加尔也在其中。随着法国人的到来,塞内加尔开始被殖民。后来英国人也来了,他们抢占了如今冈比亚的地盘。自那时候起,塞内加尔就被欧洲的殖民者分裂为两地。但彼时他们还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国家,而是两个殖民地。二战结束后,由于英、法两国都在战争中遭受到了重创,加上世界各殖民地独立浪潮掀起,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也从英法的统治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两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正式开启了各自的发展之路。

抛开历史不谈,我继续骑行前往旅程中第八个非洲国家——冈比亚。由于横贯冈比亚全境的母亲河——冈比亚河上还未建成通车的公路桥,行人和车辆必须通过摆渡船才能来往两岸。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