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大脑怎样适应
发表于 2023年5月

身处互联网时代,当游戏成为同学间日常的话题,当短视频里的热梗在班级里迅速传播……天涯海角的信息触手可及,可现实生活与我们的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了。我们该如何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共处?

每当假期结束,小陆都会因为没写完作业而苦恼。“我本来能写完的,但一刷短视频,时间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走了。”小陆有些懊恼,“写作业太累了,我真的只是想调节一下心情。”当问到小陆还有没有其他调节方式时,小陆说:“别的事情都太无聊了。”

现实生活正在变得无聊?——大脑的困境

你是否也和小陸一样,觉得周围的事物越来越难以引起你的兴趣?小时候,我们周围似乎有很多有趣的事物,我们可以在户外观察蜗牛,跟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可现在大家都更喜欢宅在家里看手机、打游戏,就连跟好朋友也是在QQ、微信上交流得更多。

网络媒介是怎样改变我们的?这一切还得从大脑的特性说起。

在亿万年的进化中,人类凭借发达的大脑站在了食物链顶端。人类有三重大脑:最先出现的“本能脑”,帮助个体对周围环境做出快速反应,提高生存机会;随后出现的“情绪脑”能够提高我们交流的效率,让群体合作力量更强;非常年轻的“理智脑”能让我们运用智慧建立文明,利用科技,成为地球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生物。

三重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在人脑中的发育、成熟时间也不同:“本能脑”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已经完备,“情绪脑”在青春期早期基本成形,而“理智脑”要到20多岁才能逐步稳定。因此,往往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情绪起伏特别大,走向成年后,情绪也会随之稳定下来。在20多岁进入职场时,会比少年时期从容稳定许多,这就是“理智脑”的成熟带来的改变。

“理智脑”虽然极具智慧,但与“本能脑”和“情绪脑”相比,由于形成太晚,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毕竟本能和情绪已经存在了上亿年,早已成为人类的天性。而在“理智脑”的带动下,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古老的“本能脑”和“情绪脑”难以适应这种变化,此时天性就可能带来阻碍,反映到人的行为上,体现为“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导致一些矛盾的举动:明知要先写作业,却忍不住刷起了短视频;明知户外锻炼更健康,却打起了网络游戏……

在心理学“无底碗”的实验中,实验人员把一种可以不停偷偷加汤的碗给被试使用,结果发现被试用这种碗所喝的汤远比平时多。

本文刊登于《科学24小时》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