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万物挥出万种诗情
作者 雨庄
发表于 2023年5月
溥心畬 《瀛洲杜鹃》设色纸本 59.5厘米×28厘米

荣华之后,平淡为真。在经历了王朝更迭、颠沛流离之后,作为皇室后裔的溥心畬,最享受的就是平淡的人生。

正如北宋诗人程颢那句“ 万物静观皆自得”所传达的精神,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观察这世间万物,便会在其中获取不同的乐趣,在万物中也会发现不同的道理。这是溥心畬所向往的状态,也是历代文人画家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他常在画中表现出一种萧疏高逸、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这正是他作为“旧王孙”历经家国之变,避世研学的内心写照吧。

他自诩生平大业为治理经学,读书由理学入手及至尔雅、说文、训诂、旁涉诸子百家以至诗文古辞,所下功夫既深且精,因此不免视书画为文人余事。这使其毕生未能将全部精力投注于绘画之中,却也因此使他的画风露出一种高雅洁净的人文特质,为常人之所不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论在溥心畬的画中可以得到最佳诠释。他曾言:“与其称我为画家,不若称我为书法家;与其称我为书法家,不若称我为诗人。”启功回忆当初向溥心畬学习绘画时说:“我向先生问书问画,他总是指导怎样作诗,他常说画不用多学,诗作好了,画自然好。”

溥心畬 《李白诗意图》水墨纸本 91厘米×34.5厘米
溥心畬 《青山白云舟自過》设色纸本 89厘米×35厘米
溥心畬 《岁朝佳兆图》设色纸本 101厘米×41.8厘米

生活中的溥心畬,可以说处处见诗、时时吟咏。观他的画作,常常感觉有一种不见喜怒哀乐的平淡与安稳。而他的情感与个性去哪里了呢?其实,往往可以从他的题画诗中窥见。

溥心畬笔下的花鸟画用笔精细周到,敷色淡雅,寥寥几笔即摄其精髓,令人叹服。在画中,我们能看到荣华散尽之后的超逸,以及画家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杜鹃何绰约,江上倚云栽。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