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从康熙中晚期开始,社会经济进入繁荣稳定的局面,雍正延续康熙的仁政,并对吏治、财政、民生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其中也包括景德镇御窑厂。雍正皇帝十分喜爱瓷器,且直接干预瓷器生产,决定瓷器的造型、图案、装饰等细节。
受成长历程、性格等因素影响,雍正御瓷一改康熙恢弘之势,转而推崇清雅、恬淡之风。雍正一朝仅13年,但于清代瓷器而言,雍正时期的质量与艺术水准皆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单色釉方面更是“仿古彩今,诸色兼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青
雍正时期,督陶官唐英曾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作《陶成纪事》,总结了雍正御窑的主要工艺,列出57条,内有釉26种,如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霁青、油绿、月白等色,其中尤以青釉最为突出。
青釉是中国陶瓷制作史上最悠久的色釉。从汉代开始,青瓷就是主要瓷器品种,宋元之际的龙泉窑梅子青、粉青,则代表了我国古代青釉制作的最高水平,但在同类制品中却是色泽良莠不齐。也就是说,那时的制作工艺还不够稳定。直到清代雍正时期,青釉产品达到了色泽基本一致的水平,说明此时的烧制技术是非常成熟的。
雍正时期的青釉可分为豆青、冬青和粉青,以及仿龙泉等。若以色泽区分,则豆青最深,冬青稍深,粉青最淡。从外观看,豆青釉色深而浓,釉面肥厚;冬青釉色调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润;粉青釉则色泽浅淡,略深于影青,大约是仿景德镇湖田窑,釉面细匀。例如图一这只粉青釉三系茡荠扁瓶,通体施粉青釉,釉面莹润光亮,折腹处有两道弦纹。器底以青花书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白
菊瓣盘是雍正御窑名贵品种,也是雍正朝极具特色的艺术品。作为漆器的一种经典式样,菊瓣盘曾经流行于宋元时期,在宋人的杂记中及宋代考古出土墓葬中,均发现有相似器型的漆器。雍正仰慕宋风,遂在宋人的创意基础上,取秋菊之形,引领艺匠们创制出含有菊花元素的各类陈设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