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天启通宝小平钱版式举要(下)
作者 张彦刚
发表于 2023年5月

在《中国收藏》杂志今年3月刊的“钱币专辑”中,笔者抛砖引玉,为大家分享了明代天启通宝钱铸行及版别众多的原因,并且对其北直隶、陕西、辽东三大类钱币背文释义与特征进行了概述。相信古泉锈色映衬下的历史风云,定将引发不少同好的關注。本期,笔者依然要站在版别的角度,借助藏品进一步分析当年其他几个重点地区铸行的天启通宝小平钱,希望这些实战心得与经验的呈现,能为相关的收藏研究添砖加瓦、推波助澜。

南直隶版:品种尤为丰富

天启通宝小平钱数量和品种最多的是浙江布政司与南直隶铸钱,其形态多样,不乏珍品、名品。

以南京为核心的南直隶是明代建国时朱元璋的登基之地,应天府设有钱局铸行洪武通宝。虽然经历永乐时期迁都北直隶(即北京),但南直隶及周边一直是两京十三布政司中重要的文化及政治核心区域之一,也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域之一。

至明代后期,因辽东战事不断,为铸钱取息、筹集军资等,不仅有中央和地方政府钱局铸钱,也有朱姓诸王及府库仓铸钱。上述这些都是导致明代后期,以南直隶为中心及周边浙江布政司铸币数量和品种众多的原因,也是天启小平钱研究的重点之一。从多种钱币面文对比分析来看,南京工部宝源局、户部铸局与浙江布政司钱局可能存在交叉铸造的情况。由于要确切分清浙江和南京铸钱存在现实困难,笔者在此一并论述。南直隶及江宁铸钱所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至清顺治时期。

从目前所发现的南直隶(含浙江铸钱)天启通宝小平钱看,版式分为背上或背下星文钱(背上星者较少)、背上月文、背户月文、背上户、背上工、背下工、背新钱、背京钱、背院钱(“院”字分大中小三种)、背浙钱(“ 浙”字分大中小三种,面文多样,有背决者)、背镇钱(有双点通和单点通两个版别)等。其中新、镇、京三种背文的存世均较少。

鉴于明代后期铸钱舞弊事多,曾一度请御史监管。如天启五年四月,广东道试御史陈世浚言:“一方之鼓铸,又不若各省直各自鼓铸而总其成于部院”,内廷即下旨令鼓铸大臣须兼宪职(都察院御史称宪职)。故背院钱可能是天启五年后都察院所监铸。

天启通宝小平光背钱版别众多,有南直隶横启大字狭穿、南直隶点启大字狭穿、阔字版、南直隶双点通、南直隶正字、肥字、长通、户月版、劲文钩启、阔缘,还有浙手光背、新手光背、下工手光背等大量的手类钱,目前不能尽数;记重钱中有背一钱二分、背一钱一分、背新一钱一分,还有背穿左右壹钱、背左一ㄞ、背右一ㄞ、背右一钱、背上下一ㄞ、背左右一ㄞ、背右左一钱。值得一说的是,天启小平钱中的记重类钱币特色鲜明、十分难得,是收藏的热门品种。

川版:星点位置变化繁多

作为天启钱全铸钱中心的四川布政司,也于这一时期进行了大量铸钱。《明代中晚期制钱图考》一书中引用相关文献资料提及:天启三年正月,四川巡抚温皋谟上陈蜀中钱法事宜,其中有建议是依照京制天启钱式铸造,务必精美;每十文折银一分,官民俱执行这种折算,禁止增减等事宜,其奏疏下发户部主管部门讨论。温皋谟此议应该是得到了批准,因为天启五年七月特敕四川按察司签事魏良佐专督铸钱事务关防,即明确了四川布政司铸钱权和铸钱监督主官。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