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在4月3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内涵?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搞清楚这些重大问题,对深入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上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世界观指的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指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也就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方法论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做”“怎么办”的问题。一般来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内在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方法论。同样,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认识和处理问题,也往往取决于受什么样的世界观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关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它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阐释世界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揭示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它包括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有机统一的。从揭示世界和社会历史的本质与发展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属于“世界观”,而从如何认识世界和怎样改造世界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又体现和转化为方法,属于“方法论”。任何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同时它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精髓要义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具体内容之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概括并提出的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