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的公众参与度
作者 李永胜 权小虎
发表于 2023年5月

【关键词】公众参与 社区治理 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①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是促进城市社区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深刻把握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从转变城市社区治理理念、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积极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搭建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等方面着手,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价值意蕴

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能够促进城市社区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②现代化的城市社区治理应当是具有较高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由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贯彻落实的真实写照。社区居民在参与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人际交往得以有序进行、诉求渠道得以畅通、诉求回应机制得以完善、与政府间的沟通日益增强,这些都有益于城市社区的和谐发展。同时,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以及责任感,進而自觉遵守秩序、营造和谐氛围。

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群众在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实现当家作主,让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国家治理中得到充分彰显与激发。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众依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公众群策群力共创美好生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化的城市社区治理,其核心意旨就是法治化,即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理念、方法和运行机制要依据既定的法律规范和规则进行。只有在法律框架内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才能彻底解决当前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社区整体上保持稳定繁荣的发展态势,民众法治素养不断提高。但由于个别干部治理理念和治理思维转变不及时,加之思想意识、利益驱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仍存在法治理念相对滞后、相关制度供给不足、部分社区居民依法自治能力较弱、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本文刊登于《人民论坛》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