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伪忙碌”现象

当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日益艰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各级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但在苦干实干的主流之下,隐藏着一股“伪忙碌”暗流,需要引起警惕。
加夜班的同志为何这么多
前不久,某单位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晚上十点甚至更晚,机关楼各办公室的灯都还亮着——几乎各部门都还有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为什么加夜班的同志这么多?
类似的现象,在一些单位同样存在。一次,西南地区某单位领导因一个紧急任务加班到深夜。他忙完后看到很多办公室还亮着灯,便过去看了看。原来,有些同志本可以白天干的工作,偏偏“点灯熬油”到深夜,这位领导心里打了个问号。
这一现象,同样引起该地相关部门的注意。他们组织人员就此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耐人寻味——有的同志确实是工作偏重、任务偏多,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干。但也有的同志反映,比领导晚一些离开办公室,会给领导留下“勤奋努力”的好印象;有的表示,若比其他同志早离开办公室,会显得不合群……
一张“漆黑夜色衬托办公室明亮的灯光”的照片,配上一段以“终于忙完”“第N个通宵”等开头的文字……一位领导表示,他有时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下属“秀加班”的图片和文字。
“某段时间任务繁重,加班干工作不可避免。若是唯上不唯实,心里打着‘小九九’,甚至搞形式上的‘伪加班’,那就有害无利。”某单位一位领导干部表示,能否吃苦耐劳是评判机关工作人员的一个标准,但如此熬夜加班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正常工作效率,甚至形成不良风气。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