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蠹”覆于贪腐之路
作者 徐纪轩
发表于 2023年5月
蔡前锋

2022年2月24日,江苏省徐州市的一家茶社前,曾任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的蔡前锋正与一名企业老板商议退休后合伙做生意的计划。办案人员的到来,让他从这场不切实际的“美梦”中惊醒过来。

蔡前锋以为自己可以在退休前“平安落地”,但担任交通运输部门领导职务以来收受的巨额贿款,早已为他埋下了祸根。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23年2月7日,因犯受贿罪,蔡前锋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個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

游走于纪法制度之外,在工作中失去约束

1964年,蔡前锋出生在江苏省沛县。因家中兄弟众多,为了缓解家庭困难,蔡前锋放弃参加高考,成了一名煤矿工人。1981年,徐州煤矿干部学校招考煤矿管理人员,蔡前锋通过考试入学,毕业后当上了煤矿干部。1987年,蔡前锋从煤矿转入地方工作。仅仅5年后,28岁的他就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此后被提拔为区政法委书记、副区长。2004年,徐州市新城区建设拉开序幕,作为市里选拔的优秀人才,蔡前锋再次崭露头角,在项目建设方面表现突出,后被调任徐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兼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2012年,蔡前锋正式出任徐州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完成了从一名煤矿工人到重要部门“一把手”的转变。

“快就代表着好。只要项目完成快,其他方面的工作显得不那么重要。”蔡前锋认为。在这样的工作经历中,他逐渐形成了“只要能解决问题,纪法规定和管理制度都可以灵活变通”的思维模式。“制度只是口头上讲讲,是对别人。这种想法使我在工程管理中长期进行权钱交易,特别是招投标和工程项目分包,都交给‘自己人’来做。”蔡前锋说。

从2008年下半年担任徐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兼市交通局副局长开始,蔡前锋就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在交通领域相关工程及业务承揽、关系协调等方面,为企业老板大开绿灯。

通常情况下,在招标之前,蔡前锋会联系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暗示工作人员让某家公司中标。其后,老板们再以帮助蔡前锋家人购房、购车或出借款项的名义,投桃报李,将一笔笔高额贿款送到蔡前锋眼前。

除了通过授意下属确保推荐的企业中标,蔡前锋还通过打招呼协调分包工程谋利。2017年,某央企中标市级快速路项目。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