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一棋

一
清代沈起凤《谐铎》记有一则故事:某秀才偶过延寿街,见一年轻人买书时掉落一枚钱,便抬脚踩住。年轻人走后,他弯腰拾起,将钱据为己有。这一切,被旁边一长者尽收眼底。长者上前问其姓名后“冷笑而去”。秀才后来进了誊录馆,谋到江苏常熟县尉一职。“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理由是“贪”。此人辩解,得到的答复是:“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做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请即解组去,毋使一路哭也!”昔日被冷眼相看的长者正是江苏巡抚汤潜庵。
一钱落职。或曰,这是某秀才运气不佳,更多的人也许认为这是小节,无关宏旨,汤潜庵太过吹毛求疵。
非也。这既体现汤潜庵一贯的清廉,还凸显其宅心仁厚,尤其是对百姓的爱护,可谓善莫大焉。诚然,秀才不遇清廉、奉公、狷介的汤公,确实可能会春风得意地走马上任,然而,仕途之上欲壑难填也自不待言,诚如汤公传话所说的,手中没权时“尚且一钱如命”,倘手握权柄,必定贪欲汹汹,如今果断阻断秀才的“大好前程”,便防范了他“探囊胠箧”成为“纱帽下之劫贼”,也就避免其可能因贪下狱乃至人头落地的結局。这不是对他的保护吗?此外,其如果真为“纱帽下之劫贼”,那黎民百姓还不“一路哭也”。所以,阻断一个贪官的仕途,也避免了百姓成为饕餮者口中的鱼肉,可谓救百姓于鲸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