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以一己之力和不世之功,为古老的帝国续运承祚;以应时而动和顺势而为,为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分裂反妥协赋能助力,其思想和行为对晚清中国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深刻改变,以至于梁启超先生将其称作“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左宗棠去世一百三十多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对其生命历程、戎马生涯和历史功业进行梳理和研究,出版了一些别具特色和颇具分量的人物传记,其中美国学者威廉姆·莱斯利·贝尔斯撰著的《左宗棠传》,是一部征事于史、研理于籍的经典之作。
重要历史人物传记是对历史活动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功绩等进行系统书写的一种历史著述形式,其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是“真、信、活”,只有践行“真、信、活”的要求和特点,才能准确表达和生动反映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左宗棠是继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对中国领土贡献较大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曾官居兵部郎中、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毕生探求“上慰宸辰,下安百姓,振刷纲纪,济时匡世”,对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命旅程和成长轨迹进行回溯和钩沉,一直是我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涌现出二十多部传记作品,如著名史学家、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秦翰才先生的《左宗棠全传》《左文襄公在西北》,海军政治学院教授陈明福先生的《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左宗棠曾孙、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左景伊先生的《我的曾祖左宗棠》,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林的《大家精要:左宗棠》,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传记作家马东玉的《湖南骡子左宗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东梁的《左宗棠评传》,贵州大学教授张振佩的《左宗棠传》,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皮明勇的《左宗棠》,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孙占元的《左宗棠评传》,湖南文史学者徐志频的《左宗棠与曾国藩》等。由于作为重要历史人物的左宗棠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充满强烈个性的,因此,描述、状绘、疏解、评价左宗棠,就不能简单化、静止化、模式化。回顾几十年来我国史学界对左宗棠的考察与估衡,因时代背景不同、思想观念各异,往往呈现起伏不定、高低有别的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贝尔斯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撰著的《左宗棠传》,其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逊于迄今国内外任何一部同类专著,该书将历史叙述和历史感悟有机融汇,力求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出现代人文精神,形成具有洞察力和穿透力、引导性和启示性的“原创性”成果。换言之,早已被中外学界接受服膺的贝尔斯的《左宗棠传》,是国内外从事左宗棠研究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所无法回避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国内思想理论界发掘和阐述左宗棠研究现实意义的重要文本依据。作者在对左宗棠的审度与阐释中,借助独特视角透视和解释过去,揭示左宗棠的当下影响,显时空之履痕,烁历史之灼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和衔接,为现实提供一定的参照和镜鉴。
出生于1893年的贝尔斯,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上尉,曾长期在中国工作、学习和生活。另外,贝尔斯还是在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声名卓著的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亲密朋友。这位美国下级军官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读于中国北平中文研究学院,系统研习和近距离接触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晚清史,撰写了关于左宗棠的毕业论文,嗣后在中文研究学院院长W·B·佩特思和中国学者王楚明等人的启发、指点与帮助下,通过查阅研读大量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毕业论文调整修改为一部规范的学术专著,这就是1937年由上海凯利公司以英文出版的《左宗棠传:旧中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该书曾引起史迪威将军的浓厚兴趣和极大关注,并对史迪威将军了解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据此进行军事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历史学理论表明,人类历史是借助于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加以体现和实现的,因而历史人物传记是历史的有机构成,其一方面是历史书中一种具有自身特征又相对独立的文本体裁,另一方面又是撰写通史和专史的史料基础和基本素材。为了写作《左宗棠传》,贝尔斯搜求翻阅了《左文襄公全集》《左宗棠年谱》和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同时代人的相关记录等中文文献,检索研读了大量西方专题研究文献,落墨于旧史,着意于当下,耙梳钩沉、取精用宏,博稽通考、洞幽烛微,从琐碎冗长的左宗棠年谱记述中,总结梳理左宗棠的军事才干和政治谋略,提炼概括左宗棠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并批驳修正了一些西方学者关于左宗棠僵化保守、好勇斗狠、拒洋排外、抱残守缺的乖谬观点,肯定了左宗棠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炽热的民族情感。该书无论是对为政之道统、做官之修养的个案剖解,还是对治军之方略、济民之策术的具体言说,均源于历史的感召和时代的呼唤。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尔斯认为左宗棠不仅是一位具有伟大灵魂的男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将军,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左宗棠身处的年代,正是中国风雨飘摇的时期。国内的暴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加上外国列强的掠夺,耗尽了这个国家的资源。在这样的动荡之中,左宗棠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贡献,无能出其右者。在他的努力下,国家恢复了安宁,一度让人对前景充满希望。”
诚然,左宗棠是晚清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人物,如果没有左宗棠,中国的疆域可能会减少六分之一。左宗棠自诩为盖世雄才,曾以“今亮”(今日之诸葛亮)自夸自勉,彼时诸多高官显宦对其倍加推崇和大加赏识,其中林则徐赞其为“绝世之才”,湘军名将、晚清中兴之肱骨胡林翼誉其是“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清末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曾国藩自惭形秽“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晚清名臣、著名书法家潘祖荫则称颂褒誉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