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际遇日记里的故事
作者 林才伟
发表于 2023年5月

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东北角,有一座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塑像下镌有碑文,乃其学生臧克家所撰。塑像的旁边,是一座满墙爬山虎的德式小洋楼。这便是今天广为人知的“一多楼”,也曾是青岛大学的第八宿舍楼。

民国时期,第八宿舍楼周边环境稍差,曾给梁实秋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在《谈闻一多》中回忆说,这栋宿舍楼“是孤零零的一座楼在学校的东北方,面对着一座小小的坟山,夏夜草长,有鬼火出没”,但它总归是小别墅,里面的布局格调也较其他教师的住处好上不少。宿舍楼上和楼下各有一个套房,内外两间,黄际遇先生“未携眷,独居第八宿舍楼上”,闻一多先生“后来送家眷还乡,也迁入第八宿舍,住楼下”(梁实秋《记黄际遇先生》)。住得近,往来也就多了,使得黄际遇和闻一多在执教国立青岛大学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是时,黄际遇任青岛大学理学院院长、数学系主任,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在校务工作上,黄际遇和闻一多是建设青岛大学的中坚力量。据山东省档案馆存有的青岛大学部分聘任书,黄际遇和闻一多曾一同受聘为图书委员会委员、招生委员会委员、聘任委员会委员、出版委员会委员、建筑委员会委员、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为青岛大学的发展殚精竭虑,成效卓著。

这一时期有关青岛大学学人们日常生活交游的史料不多见。幸运的是,黄际遇在青岛执教的六年间,写下二十四册《万年山中日记》和三册《不其山馆日记》,较好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交游行历,也使得我们可以于其中管窥黄际遇与闻一多两位先生的交游情况和生活雅趣。《黄际遇日记》中记录的史料也是《闻一多年谱》《闻一多年谱长编》《闻一多研究资料》等文献失收的,对补充闻一多的生平行历有一定的裨益。

闻一多和黄际遇等先生好饮酒,常约宴饮,曾在山东大学校史上留下“酒中八仙”的趣事。“酒中八仙”的雅号最初源于闻一多在酒桌上的“狂言”,那次闻一多酒兴正酣,环顾座上共有八人,一时灵感,遂曰:“我们是酒中八仙!”这八个人是:闻一多、黄际遇、杨振声、赵畸、陈命凡、刘康甫、方令孺和梁实秋。梁实秋说:“既称为仙,应有仙趣,我们只是沉湎曲乐的凡人,既无仙风道骨,也不会白日飞升,不过大都端起酒杯举重若轻,三斤多酒下肚尚能不及于乱而已。”闻一多“酒量不大,而兴致高。常对人吟叹‘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梁实秋《酒中八仙——记青岛旧游》)。黄际遇日记中也不乏众人好饮之记录。1932年6月18日晚,黄际遇应闻一多、杜毅伯之招,饮于顺兴楼,同席者有陈季超、梁实秋、杨振声、赵太侔、黄仲诚、吴子春等,“觥筹交错,庄谐横生,邻有俏歌飞笺应召,虽不藏钩赌饮,而一曲泠然,烦襟顿洗,信友朋之欢娱,尤旅羁之熨赭也”。同游者洗盏更酌,皆曰:“久无此乐矣。”

黄际遇生于潮汕澄海,素喜喝茶。梁实秋在《记黄际遇先生》一文中写道:“这一所单身宿舍是我常去的地方。一多的房间到处是书,没有一张椅子上没有书,客去无落座处,我经常是到一多室内打个转,然后偕同上楼去看任初先生,喝茶聊天。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