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生命中的六个春节
作者 董立功
发表于 2023年5月

陈嘉庚一生共度过了八十六个春节。据他的第五子陈国庆回忆,即使是春节期间,父亲陈嘉庚也常常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的,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陈嘉庚先生春节期间都在忙些什么?本文选取了陈嘉庚生命中的六个春节,以窥一二。

1919年春节:准备“为吾国放一异彩”

不论是对于陈嘉庚个人而言,还是对于两年后成立的厦门大学来说,1919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时年四十五岁的陈嘉庚拥有了四万多亩橡胶园,个人资产已达四百万元叻币。此时的陈嘉庚虽然还不能被称为“东南亚橡胶大王”,但早已跻身新加坡上流社会。

1919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当时陈嘉庚在新加坡,他的胞弟陈敬贤则在厦门。陈嘉庚当天参加了哪些活动,由于缺乏史料,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时的陈嘉庚已经立下了“以办教育为职志,聊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的志向。1919年春节期间,陈嘉庚为同时筹办三所学校而殚精竭虑。一所是集美幼稚园,一所是南洋华侨中学,还有最重要的一所——厦门大学。

1919年2月7日(正月初七),陈嘉庚一大早就赶到新加坡道南学校,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就是日后对他办学活动给予多方面支持的黄炎培。

黄炎培南下新加坡,主要是替中华职业教育社征求特别赞助会员并考察南洋侨民教育,而陈嘉庚早在1917年就成为该社的永久特别社员。由于事先早有书信往来,2月7日上午甫一登岸,黄炎培即被陈嘉庚和周倬霖所派二人接至林义顺处,后又抵道南学校见陈嘉庚。据当天的《黄炎培日记》载:“在道南晤陈嘉庚,访之于谦益号,与谈中学事。至商会晤黄汇仪、薛仲华。夜宿道南。”

黄炎培抵达新加坡之时,正值南洋华侨中学紧锣密鼓筹备之际。这是南洋华侨打破地域和帮系隔阂联合创办的第一所华文中学。2月8日(正月初八),陈嘉庚即带黄炎培参观了即将开学的南洋华侨中学校舍。据当天的《黄炎培日记》载:“晨,陈嘉庚同观中学校舍、橡皮厂……午后三时,陈嘉庚、林义顺、黄汇仪同谈中学事。”

之后数日,黄炎培频繁出席各种公务活动。他先后参加了育英学校毕业式,参观了国货公司、中华书局、教育总会等机构,拜访了顾旭侯、林秉祥、刘柏棠等人。此时陈嘉庚也与身在厦门的胞弟陈敬贤保持着书信往来,关注着集美幼稚园的筹办进度。当得知筹备工作一切顺利,集美幼稚园在2月份可以準时开园时,陈嘉庚甚是欣慰。

2月11日(正月十一),黄炎培完成了在新加坡的各项既定日程,辞别陈嘉庚前往吉隆坡。一周后,陈嘉庚日夜牵挂的集美幼稚园正式创立。至此,一个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体系在陈嘉庚的家乡集美正式建立起来。当然,陈嘉庚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那就是在厦门创办一所大学。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陈嘉庚写信给陈敬贤,请他南下新加坡接理生意。自己则怀着“为吾国放一异彩”的宏愿,准备自新加坡启程回国。

1929年春节:为“济南惨案”同胞募捐

1929年对五十五岁的陈嘉庚而言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事实上,自1926年起,陈嘉庚的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1928年,陈嘉庚公司各橡胶厂都无利可获。祸不单行,这一年,陈嘉庚的橡胶厂遭人纵火,损失近六十万元。而他用于厦门大学、集美学校的经费支出高达六十余万元。这一年,他的总支出超过了一百六十万元,而收入仅数万元。因资金无法周转,陈嘉庚只好出售了三万六千多亩的橡胶园。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