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新疆,生命似硬生生给拉长了。早晨六点多钟太阳便升了起来,空气冷飕飕的;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气温变得温暖宜人;当太阳升至正中,天气变得酷热难耐;晚餐晚上九点,窗外还是艳阳高照;饭后散步,凉风习习。一年四季,在一天之中便全过完了。
大山、大川、大峡谷!大石、大漠、大草甸!
新疆给你的不仅是新奇、粗犷、壮丽,还有细腻。路旁、溪边,随处可见楚楚动人的秋英,玉树临风君子挺立的雪菊,散发着香气的猪毛蒿,它们无处不在,包裹着你,让你美得想哭!
到了新疆自然想去品鉴下有国玉美誉的和田玉。《礼记·玉藻》中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武大艺术学院易老师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一块玉。不管质地如何,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我深以为然。
在一路同行的驾车小伙子石头的引荐下,我们到了赵国强家开在一个小区的店,店不大,但老板很牛,牛得不时地拿他的佩玉显摆。这是一块红色带有丝质感的透闪石,还会在阳光下变换些微的颜色,说红其实也只是淡红,粉红,这就是行内中传说的一红二黄三白四墨,和田玉中坐头把交椅的红玉了。在店里摆着的还有一块,颜色更淡,因这种料的稀缺性,自然昂贵。现实中“艳若鸡冠”的和田红玉谁都没有见过,而犹如凝脂、洁白无瑕、莹透纯净、温润致密的羊脂玉自古以来更受追捧,是和田玉中的极品。
现代人玩玉“尚白”,白玉虽多,但拥趸更多,别以为到了新疆就一定能淘到新疆本地出产的和田玉,好东西是会长腿的,哪里有需求就跑到哪里去,青海省(青海料),俄罗斯(俄料),朝鲜半岛(韩料),到目前为止发现上述地方同样出产白玉,且在检测机下,其结构、成分、指标同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是一样的,都是透闪石,都可称为和田玉,无论大商家小商家,大商场小商店,都可这样称呼,可以这样标注,这个没骗人没毛病,国家出台的标准就这样,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已不具备产地意义。但和田玉玩家和藏家可以很明确区分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它们的价格也相差甚远。总体上说,新疆和田玉最为名贵,其次是俄料,再次是青海料,最后就是韩料了。如果说,要淘一块正宗的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怎么办?说实在的,那就只能靠你的经验和眼力了,再有就是诚信的商家或朋友。
“石之美者为玉”,这石头和人是一样的,有些人长得靓,有些人长得丑,长得靓经过包装成了明星,身价百倍,长得丑又不善于包装就永远只能是劳苦大众。和田地区的玉有好也有不好,有长得靓也有长得丑,外地的料同样是这样,但同一级别的,或都是上品的搁一起,永远是和田地區本土产出的更受欢迎,卖价也更高,关键就在于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润,光华内敛。
赵国强赵老板在耐心解说着他店里摆放的玉雕摆件、挂牌、挂链、手镯、珠子、仿生雕刻,新疆和田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和田玉分门别类,整齐有序,泾渭分明。我想:这与赵老板年轻时当过兵有关。他顺手拿来了一块长方形的挂牌,牌子洁白,雕刻着似龙非龙、口含灵芝、目露凶光的神兽,说是一块寓意驱邪压煞纳吉的和田本地牌子,我们都不敢苟同,于是交流对话便开始了:“你怎么敢说这块是本地料呢?牌面缺乏脂感,光亮亮也太透了。”
“这块玉料,市面上非常少,见过的人不多,识货的人更少,开始时我也不敢认,这是一块糖白玉,你看这个角,还有糖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