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是在中央特科工作过的一位杰出女性。她机智勇敢、跌宕传奇的一生,真实生动地诠释了隐蔽战线工作者出生入死的英雄气概和顾全大局、舍身忘我的精神品质。由于身处隐蔽战线,李云的名字鲜为人知。李克农曾对她说:“你是无名的英雄。”李云自己亦淡然:“我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虚度,为祖国尽了小小的力量。”
走上革命的道路
李云(1915—2013),祖籍浙江海宁,1915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原名祝修贞,化名王阿凤、钱云,曾用名李秋云。两岁时,全家搬到了上海。她年少多壮志,人穷志不短。李云家中祖辈都念书,其父写得一手好字。父亲一直供她念书,小学毕业后,李云考上了上海旦华中学,开学不久,因家里实在供不起她才作罢。
由于家境贫困,迫于现状,她只能在衣服店做伙计。童年时家国的苦难,让李云一辈子都记忆犹新。她记得父亲曾对她说,外滩公园的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李云在95岁的时候,回忆起童年时的往事,依旧禁不住长叹良久。
1929年4月,李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后来,由团组织安排,李云去了闸北丝厂总工会做青运工作,主要是送信送书,其实里面有许多是党内资料。她还经常到棚户区与女工结拜姐妹、办识字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飞行集会”,就是把传单绑在自己腰上,到约定地点,分发给隐藏在人群中的同志。而后,大家一边四处散发传单,一边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1930年8月,李云参加了“党训班”学习,隨后就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七八月间,李云被调往中共浦东区委,做南洋烟草厂的青运工作。对于参加革命,李云回忆说,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家里很贫困,穷人要翻身,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反对帝国主义。入党时,时任上海总工会负责人与年轻党员们谈话,提到了三点:一是严守党的秘密,二是坚定自己的立场,三是坚决服从党的分配。这三点要求,李云坚守了一生。
1931年4月,负责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叛变后,周恩来转移到中央苏区工作,上海的特科工作就由陈云领导。1932年春节前后,李云接到江苏省委通知,要她配合中共闸北区委负责人徐强(后来成为李云的丈夫),前往外地开展秘密工作。此时,李云被纳入中央特科系统工作。
李云回忆说:中央特科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纪律非常严格,特别是情报工作。该你知道的你知道,不该你知道的就不允许问。即使夫妻之间,各自负责的工作,也只有自己知道,绝不告诉对方,以确保安全。万一被捕,谁也牵涉不到谁。李云在特科系统时,曾在徐强单线领导下工作,担任过报务员、通信员等,战斗了几十年。
获取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的计划
李云加入特科后接受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策反国民党军官惠东升。1932年,经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的陈云批准,李云和徐强从上海被紧急派往河南,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惠东升。惠东升时任国民党军80师李思朔部的少将副旅长兼该师学兵营营长。在开展工作之前,李云和搭档徐强做了许多功课。
通过调查了解到,惠东升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曾在黄埔军校做过教官,为人比较耿直,很不满意国民党的腐败现状。有一次,惠东升来上海,和朋友冯三昧说起过自己的想法。在老朋友冯三昧的说服下,他转为支持共产党。徐强了解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口,可以做他的工作,让他投奔革命,提供情报。惠东升要求我党派人过去,到他的部队开展基层工作。派过去的人有好几个,其中李云作为惠东升的“侄女”,徐强则作为惠妻的“表哥”。
他们过去后,通过惠东升,取得了不少情报。其中最重要的情报,是通过惠东升的学生、国民党政学系杨永泰的秘书,获取了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计划。徐强拿到这份计划后,喜出望外,急忙交给李云。李云连夜用药水将“围剿”计划抄在一本线装的古籍里,而后将它连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密码本,以及河南全省的军用地图,放在一条棉被絮里,打包成行李。当时天气还有些冷,这样不会引人注意。
接着,遵照徐强的安排,李云将放有“围剿”计划的棉被絮,交给潜伏在河南国民党军中担任文书的老傅同志,紧急送到上海党组织手中。为此,徐强等人受到中共中央的表扬。对于其他密件和情报,徐强他们也都及时通过联络员,送往上海党组织。那一年,李云年仅17岁。
完成重要情报的传递任务后不久,因派过去潜伏的相关同志身份暴露,李云和徐强等人不得不紧急撤离,其中有几个来不及撤离的同志牺牲了。李云、徐强和老傅等人,侥幸逃脱,先后来到上海。而立了大功的惠东升,也受到潜伏者身份暴露的牵连,国民党认为他勾结共产党,因此他不幸惨遭杀害。
此时,中共中央机关已经转移到了中央苏区,上海特科的工作职能转为以统战和情报工作为主。根据组织安排,李云和徐强假扮夫妻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他们在蒲石路许家弄15号开家小店作掩护,修锁、配钥匙。徐强化名老金,负责联络和搜集情报,李云主要负责抄写和传递情报。对外,徐强是老板,李云是老板娘,活动经费是组织上给的。那段时间,李云和徐强感情逐渐加深,后经组织批准,正式结婚成为夫妻。
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冯雪峰从延安到达上海,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开展上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并重建上海地方党组织。冯雪峰到上海后,首先和徐强取得了联系。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近半年时间里,徐强所在的上海情报组织,不仅坚持斗争,同时还与南方各地的地下党组织一直保持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