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清议

前几天,朋友邀请我去她刚装修好的新家做客。我买了些温居的礼物,准备瞧瞧她吹嘘已久的房子究竟是何等风姿。
到了目的地,朋友领我实地参观了一番。她的房子是一套一楼带院的洋房,室内装修是现代简约风格,并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倒是那方额外附赠的小院,被朋友打理得绿意盎然,别有一番风味。
这院子有40多平方米,面积不大,却显得灵动而丰富。院子里有魚池、有绿植、有花架,角落里还有一块休闲娱乐的区域,可以用来烤肉、烹茶。在颜色寡淡的冬季,这座小院被植物拥簇得满满当当,就像一颗色彩鲜亮的弹珠撞进视野,让人莫名地心情愉悦。
中国人骨子里的“院落情怀”难以割舍。从小做着“院子梦”长大的朋友,毅然决然地把积蓄都投进这个她一眼就爱上的院子。
在古代,文人注重寓情于景、寓意于院,庭院便成为修身养性的栖息地。宋代,“文人庭院”不仅为士大夫提供了可居可游的场所,还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