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真实的冷笑话:当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瑞典政府要求人们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时,当地人都紧张坏了,大家开始讨论,什么时候能恢复日常5米的社交距离。瑞典,可能是唯一一个被疫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国家。
瑞典人的关系有多疏离呢?有数据显示,瑞典50万适龄外来人口中,只有1/4的人能够在5年内找到伴侣。瑞典人的离婚率高居欧洲之首。BBC(英国广播公司)认为,瑞典是最令外国人感到孤独的国家。
但矛盾的是,在全世界众多幸福感指数报告、全球宜居地排名中,这个北欧国家永远名列前茅。换句话说,在这里,幸福似乎是一件可以独立完成的事,而孤独的另一个名字叫自由。
孤独是强壮
疫情期间,尽管有关本国社交距离的冷笑话满天飞,但瑞典人并不感到被冒犯。瑞典甚至有一句谚语:“孤独是强壮。”瑞典让独居、独立的人生活得十分有尊严。
如果你去瑞典旅行,会发现这里的人早已将个人主义奉为民族之魂,并且将这种理念落实到整个社会的功能结构设计和日常行为当中。
比如,在瑞典街头,专为单身生活设计的紧凑型房屋鳞次栉比。即便是在住房短缺的斯德哥尔摩,单身生活的成本仍然远低于在伦敦或旧金山等其他国际大都会的。
斯德哥尔摩的旅店普遍提供单人床,如果旅客需要双人床,店家则建议旅客自行将两张单人床拼起来。不仅如此,瑞典一家著名的家具零售商甚至推出过一个特别网页,将沙发床命名为“我室友打呼噜”,将玻璃杯命名为“熊孩子终于走了”,将带锁的橱柜命名为“妹妹总偷我的东西”,以迎合国民对独居生活的向往。
传统的瑞典人还乐于享受另一种更高级、更接近心灵层面的独处。在瑞典语中,有一个独特的词语“Smultronställe”,可以译为“野莓之地”——野莓现迹之处,便是远离尘嚣之地,是给予心灵丰盛享受的静谧时空,是瑞典人的秘密基地。
他们甚至发明了很多专用词来描述“野莓之地”的孤独美学,比如“月光洒落在水面上(Mångata)”“聆听清晨的鸟鸣(Gökotta)”“将清晨染红的日出(Morgonrodnad)”……这如野莓般甜美的孤独,分明是“搬砖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和自由啊!
生活在一起
当然,自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