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3.4亿,核心二次元用户达9100万。可见,二次元文化已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忧虑:长期浸润在二次元文化下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会不会产生异化和畸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会不会受到影响?社会学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曾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网络会对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认同带来消极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价值日益多元,青年亚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全球性流动,如当代青年喜爱的二次元文化、洛丽塔文化、鬼畜文化、杀马特文化等均起源于国外。长期接触外国的文化,会不会使得青年群体更偏向认同外国文化?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笔者选取了两个亚文化圈的群体来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是源自日本的二次元圈和源自中国本土的古风圈。两个圈层在文化生产和消费中浸润的是不同的文化来源,那么,二次元圈是否更认同日本文化?古风圈是否更认同中国文化?如果对某一文化圈的圈层依赖加强,是否会加深对该国的文化认同?
两个圈层对中日文化的态度
二次元,也称ACG,即 Animation、Comic、Game三个单词的缩写,指的是漫画、动画、电子游戏这三种文化形式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幻象空间。这一文化源自日本,中国现有的二次元爱好者大多是由日本的ACG文化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培育而成的。古风文化则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古风音乐和汉服为核心层,外延至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影视作品、cosplay等网络文化。
要调查这两个群体的文化认同状况,我们需要先界定一下文化认同的概念。文化认同是个体或集体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将某些价值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内化为特定的认知、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或平衡感的一种象征性认可的体系。文化认同主要表现为具有共同文化的个体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坚持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等几个层面。根据业界专家的相关研究,我们将文化认同按照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划分为文化符号、文化价值、文化产品或服务三部分。
笔者在二次元圈和古风圈常逛的论坛、社区、群组织发放了558份问卷,之后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各抽取150个样本,再通过量化统计的方式测量出二次元圈和古风圈文化群体对中日文化的态度与评价,最后得出的结果很有意思。
最后的测量结果显示,虽然整体上古风圈对中国的文化认同要高于二次元圈,但事实上二者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文化符号方面,二次元圈和古风圈对中华文化符号的感知程度差异不大;在文化价值观方面,两个圈层在选择上并无明显差异,都倾向于使用“热爱和平”“和而不同”“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具有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这些褒义词语来评价自己的祖国;在文化产品或服务方面,古风圈比二次元圈更偏爱中国的图书和漫画,其余差异均不明显。但是在对日本文化符号的评价上,两个圈层的差异较大:二次元圈对日本文化符号的了解、感知程度要远高于古风圈,不过在文化价值观的评价上两个圈层给出的答案没有显著差异。
以上数据分析的结论说明:对于他国文化的喜爱并未影响亚文化群体对本国文化价值观的信仰。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那就是对于圈层的依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