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芯片择机而上,加速卡位供应链
作者 张书琛
发表于 2023年5月

最近几年,外部地缘政治矛盾激化了芯片产业国产替代的风潮;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压力则推动芯片厂商以及自动驾驶服务商卷向了算力、算法。不过在智能汽车制造领域,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

重庆仙桃数据谷所处的渝北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整车厂及相关供应商数量可观。汽车智能化时代所追求的算力、算法离不开整车厂提供的数据。走访中我们注意到,随着行业逐渐步入“电动化+智能化”的加速期,越来越多的汽车软硬件企业集聚于此,其中,智能驾驶相关企业更是纷纷将自动驾驶大数据的运营和处理以及算法模型测试转移至此。

作为这一轮供应链洗牌期的重要参与者,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刻?又如何在芯片国产替代潮驱动之下抢占高地?

供应链突破

上海车展结束不久,一场大刀阔斧的高层人事变动突袭大众汽车软件子公司CARIAD。

由于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相应产品却一再延迟,勉强上车后也是问题频出,重组CARIAD的消息来得不算突兀。财报显示,2021年CARIAD亏损13.3亿欧元,2022年亏损扩大至20.7亿欧元,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额就已达4.3亿欧元,大重组后,公司董事会仅保留人力董事,包括CEO在内其他三名董事会成员全部更换。

CARIAD承载着大众汽车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变的重任,主要任务包括开发全新车辆电子电气架构、大众汽车操作系统和大众汽车云等;在自动驾驶方面,CARIAD也曾计划开发辅助驾驶和高级自动驾驶系统。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23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