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同人,笔者在过去五十年的人生中从未听说过大同市有火柴企业。直到2018年,笔者在一次拍卖活动中偶然见到了两枚厂铭为“大同市城区红星街火柴厂”的火花,这才确定了大同本地火柴企业的存在。
2018年春天,笔者参与了一场线上拍卖活动,拍品主要是国内各大火柴厂设计出品的火花。所谓火花,就是指火柴盒上贴的画片。火花,这个极富有诗意的名字出自于火柴收藏爱好者之口。火花最初仅作为火柴的商标使用,后来随着样式日渐丰富,设计愈发精美,火花也具有了独特的收藏价值,受到了不少收藏家的青睐。这场拍卖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拍品,非大同市城区红星街火柴厂出品的“样板戏人物·语录”火花莫属。由于这两枚火花较为罕见,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竞拍者争相出价,最终以500元价格成交。


這两枚火花中的一枚是“白毛女”火花,主版图案为白毛女的舞蹈形象,灵感来源于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这部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人作曲,蔡国英、顾峡美主演的故事片,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会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元素,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火花副版印有“要节约闹革命”的毛主席语录和“以草代木,节约木材,支援国家建设”的宣传语。
第二枚是“红灯记”火花,主版图案为钢琴伴唱《红灯记》的画面。钢琴伴唱的《红灯记》改编自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由钢琴演奏家殷承宗,歌唱家钱浩梁、刘长瑜、高玉倩合作完成,1968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钢琴伴唱《红灯记》把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和钢琴这一外国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又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雄厚、富于表现力的特长,令人耳目一新。
笔者从藏友那里得知,大同市城区红星街火柴厂出品的“样板戏人物·语录”火花一共四枚,另外两枚未现身2018年的线上拍卖活动。其中一枚的主版人物形象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另一枚的主版形象是《红灯记》中手提信号灯的李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