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养老院:奇葩院长是共享儿子
作者 绿萝
发表于 2023年6月

劲爆音乐声响起,带头的那位中年人有节奏地扭动身体,而他面前的老人们情绪高涨,跟随他的节奏一起舞动……

近日,唐山市古冶区的怡然安养院在网上爆红,大家都乐称,这简直是所“疯狂养老院”,而养老院的负责人刘华是个“奇葩院长”。

运动、快乐、花样百出的游戏,老人脸上由衷的笑容,这些都刷新了很多人对养老院的认知,而这正是刘华给母亲的答卷——

家有独居老母:总经理中年艰难转行

现年43岁的刘华,来自河北省唐山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上初中时,父母在镇里开了一家餐馆,早出晚归地打拼,刘华每天回家后自己吃泡面、学习、睡觉,为保证安全,他还在枕边放了根木棍。

一天深夜,迷迷糊糊中,刘华听到母亲王迎荣和父亲商量:“咱不能光为了挣钱,忽略了儿子成长,他正长个呢。”第二天一早,母亲端给他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说:“以后呀,妈妈天天在家陪你,你再也不用吃方便面了。”父母很快转让了餐馆,母亲在家种地,陪伴刘华成长,而父亲在建筑工地工作。每天放学回家,刘华看着家里冒着的炊烟,心中暖暖的。

有爱的孩子向阳生长,刘华乐观开朗,感念父母的艰辛。刘华很努力,28岁凭借不俗的销售业绩和超强的亲和力,成为市里一家大型商场的总经理,并喜结连理,有了女儿。

事业顺利,家庭和美,日子越来越好,就在刘华想好好孝敬父母时,2009年,不到60岁的父亲腰疾突然严重,医治两个多月无效,抱憾离世。

母亲因悲伤过度,突发脑血栓,幸得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刘华含泪发誓,一定要多陪伴母亲。

他在自家附近给母亲买了套房子,可母亲以放不下家中的土地和牲口为由,坚持留守在乡下。刘华只能在工作之余,一家人带上满满一车吃的用的,回家陪伴母亲,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2015年,富有爱心的刘华在公司发起成立“大唐善行”公益组织,在做义工的过程中,眼见很多孤苦老人日子孤寂,不由想到独居乡下的母亲。怎么能让她有个快乐的晚年?这成了他常常思考的问题。

刘华和团队在养老院做义工的事上了电视新闻,母亲看到了,给他打来电话:“好样的,这些老人确实需要关心。”“您不也要关心吗?叫您和我们一起住,您咋不干呢?”“你妈我还没老呢,今年的芝麻丰收了,我给你整了一大罐芝麻酱,周末给你拿!”言谈中,母亲满满的欣喜和自豪。

2019年,刘华进入不惑之年,他开始思考,想做更多富有社会意义的事情,恰好唐山当地青年企业家协会有两个成员想投资建一家现代化养老院,刘华联系他们,说自己可以带着团队来给养老院做义工,同时提出,养老院能优惠接收几个贫困的孤寡老人。怡然安养院一点点成型,刘华很热心,凭着自己的义工经验,给出中肯建议,两位投资人对他十分认可,邀他做院长。

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刘华考虑了几天。那个周末,他回家探望母亲。母亲对他说:“你在外头累,回来了,啥都不用干,陪妈聊会就行!”

王迎荣乐呵呵地一把将他摁在椅子上,然后转身拖来一大袋面粉说:“我来做你最爱的手擀面!”突然,母亲脚下被绊住,一个趔趄,刘华吓得赶紧冲上前托住母亲。母亲讪讪一笑,说:“最近这腿老不得劲儿,咋一时还使不上力呢?”

王迎荣在儿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忙着打开面粉袋、和面,不多会,锅子里冒出汩汩热气,而她在白色的热气中穿行。这场景,刘华从小到大看过无数回,这一次,他忽然鼻酸了。

母亲曾有头秀丽的黑发,身子挺拔,不知何时起,她头发花白,背也佝了,难以想象,自己不来看她时,她是怎样打发着孤冷寂寥的日子,而这份微薄的陪伴,能让母亲雀跃如孩童,眼中都是光彩!回家的路上,刘华打定主意——辞职去养老院, 然后,把母亲接到他一手打造的养老院,陪着她慢慢变老。

一回去,刘华就辞去商场总经理职务,很快上手了怡然安养院院长的工作。因为是所新养老院,大家都持观望态度,不过,听说他是院长,好几个老人来报名,而他们正是刘华和团队做义工时服务的老人。尽管开张第一个月仅有10个老人住进来,可他却像打了鸡血一般满是干劲。

传统养老院只满足了吃喝住的基本生存需求,老人们多半都在吃饭、发呆、睡觉中打发时间,可刘华从自己此前做义工接触的老人身上,从母亲身上,深刻体会到,其实,老人的精神需求亟待满足。

他和投资人达成一致,他们的养老院,绝不是走传统路线,而是要办“百岁幼儿园”。

本文刊登于《知音(月末版)》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