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城投“定融风险”
作者 哈力克
发表于 2023年6月
图/视觉中国

一则“短命”的风险提示,将城投定融是否涉嫌非法集资的隐忧摆上台面。

5月11日,山东济南历下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处非办”)发布风险提示称,接到群众举报,对山东宏桥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宏桥控股”)进行核查。通过核查发现,该企业以“收益权定向融资产品”的名义,吸引群众投资,承诺到期8.5%~10%的收益,该行为已涉嫌非法集资。但不久后,公告被删除。

历下区处非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不能理解为是非法集资,需要司法机关定性。“我们是依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正有序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化解可能的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风险提示中的主体“山东宏桥产业控股2022年收益权”底层资产是一笔借款,而作为债权人,山东宏桥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在借款协议签订前一天才刚刚成立。

进入2023年,地方城投公司定融规模不减。除了贷款、发债等传统融资渠道遇堵外,高收益和“城投信仰”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城投定融背后也存在一系列无法规避的风险,较高的融资成本推升城投平台偿债压力,定融违约风险增大。一旦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会向社会面蔓延。更需警惕的是,城投定融成为推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隐秘通道。

成立一天后就准备融资

“定融”全称为“定向融资计划”,属于非标融资的一种直接融资产品,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具有私募性质,发行门槛低,成本高。

近年来,发行的城投定融产品多采用债权、收益权转让的形式,产品名称通常包含“债权转让”“应收账款转让”“收益权转让”等字样。

据《中国新闻周刊》获得的认购协议书显示,上述产品名称为“山东宏桥产业控股2022年收益权”,为债权项目,总规模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投资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等。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被公告“涉嫌非法集资”事发缘由是该产品逾期被举报。据悉,该产品发售时间在2022年1月,而产品期限为1年期、2年期。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该产品1年期逾期已超过3个月,相关投资者面临无法如期兑付的局面。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找过企业代表,还在沟通当中。《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最新了解到,发行人和投资人已达成和解,该产品兑付展期。

“被举报多半是出了问题。到期没兑付,又没说法,投资人肯定不甘心。不过,城投以及地方想要保全信誉,投资人想要拿回钱,最终也只能私下和解。”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记者发现,宏桥控股的注册地虽然在历下区,但拥有其90%股权的股东是山东青州国资管理局全资持股的青州市宏源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宏源资产”)——山东另一个市的城投平台。认购协议书也显示,宏源资产对该产品到期兑付履约承担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从宏源资产2022年公司债券年度報告来看,截至2022年12月末,该公司总资产171亿元,负债合计3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8.11%,短期借款余额接近1.17亿元。2022年净利润为7734万元,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余额为122.70亿元。

“总体来看,发行人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资产负债率较低,发行人偿债能力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国融证券在一份追踪报告中表示。

另外持有宏桥控股10%股权的股东是山东金泽霖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泽霖”),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帅也是宏桥控股的法定代表人。据金泽霖官网介绍,该公司是山东省首批可开展正规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业务的金融机构。

天眼查显示,金泽霖与泰安市、潍坊市以及山东省级城投平台合资成立了山东省金泽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合伙企业。其中,金泽霖持股0.99%,充当基金管理人角色,类似于GP角色。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