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翼到单翼飞机“翅膀”的演化史
作者 依蔓 史庆起
发表于 2023年6月
 现代飞机多为单翼机,根据机翼的数量,飞机可以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通常有3副及以上机翼的飞机统称为多翼机)

现在,我们看到的飞机多为单翼机,即左右各有一个机翼。但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其实是双翼机。飞机设计师是如何将机翼数量“化繁为简”的呢?

飞机诞生之初为双机翼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空气动力学家乔治·凯利,通过对鸟类飞行原理,以及鸟翼面积、鸟的体重与飞行速度的大量观察研究,发现机翼产生的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平方及机翼的面积存在着成正比的关系,此外,升力系数还会随机翼的迎角发生变化。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借助乔治·凯利的理论和德国滑翔飞行家李林达尔的滑翔飞行数据,研制出了一架双翼机。作为世界上第一架可操纵、带动力、可载人、可持续稳定飞行的飞机,这被认为是飞机诞生的标志。6年后的1909年,世界首架单翼机也试飞成功。

细长的“翅膀”飞得高

粗短的“翅膀”更灵活

自飞机问世以来,飞机设计师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以求提高飞机的升力。根据升力公式:

机翼升力=  ×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机翼的面积×机翼升力系数

即机翼产生的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平方和机翼面积成正比。但起初,飞机发动机功率不足,飞行速度较慢且很难提升。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