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熱播电视剧《功勋》中,演员张颂文饰演的人物原型李廷钊,是剧中一个温暖的角色。李廷钊就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丈夫。屠呦呦成功的背后,是李廷钊多年默默的付出与支持。
爱情分工,家里的事丈夫全包
屠呦呦1930年出生在宁波,她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1955年,屠呦呦从北京大学药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屠呦呦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回,她的身份证明找不到了,让同事帮忙找找,打开她的箱子,大家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戏称她“完全不像女生”。
年轻时的屠呦呦文静秀气,却一直没遇到合眼缘的伴侣。眼看女儿已经30岁,父母都很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屠呦呦在宁波老乡的家里,邂逅了李廷钊。
李廷钊是屠呦呦的中学同学,但上学时两人并不熟悉。当时的李廷钊从苏联留学回国,被分配到马鞍山钢铁厂工作。李廷钊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屠呦呦熟络之后,越聊越投机,两个年轻人擦出了爱的火花。
1963年,屠呦呦和李廷钊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由于屠呦呦不擅长做家务,家里买菜、买东西、洗衣、做饭之类的事务,全由李廷钊包办。李廷钊对姐姐说:“呦呦是个心胸广阔的人,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所以不爱干家务也正常。”
屠呦呦在工作上全力以赴,生活里却马马虎虎,经常找不着东西,就问李廷钊;吃饭吃什么,由李廷钊做主;家中的存款,也统统交给丈夫负责。其实,李廷钊也是自身领域的业务人才,但他宠着妻子,事业家庭一肩挑。他和屠呦呦开玩笑说:“这叫心甘情愿,这叫能者多劳。”
有了大女儿小敏和二女儿小军后,夫妻俩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虽然辛苦,日子却过得忙碌而充实。1969年1月,一副重担忽然压在了屠呦呦的身上,令她猝不及防。
当时,毛主席亲自下达研发任务,通过军民合作开发抗击疟疾的药物,提供给“援越抗美”前线的将士们。越南高温潮湿,蚊虫肆虐,人们极易患上疟疾,这种病在当时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出于保密需要,该项目代号为“523”。这是一个全国性大协作的军工项目,涉及国家上百个科研单位。因为屠呦呦在刚进研究院的第3年,已经在血吸虫防治领域研发出了两项重大成果,令人瞩目,经参与抗疟研究的针灸医生们推荐,“523办公室”的两位主要领导亲自上门来找屠呦呦。
39岁的屠呦呦被委以重任,成为523课题组组长,负责寻找“救命药”。她和同事们一起查询医书,拜访老中医,收集了大量民间药方,仅用3个月时间,就编辑整理出一套《疟疾单秘验方》,其中涵盖了640个方药,也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青蒿。
为了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屠呦呦无暇照顾家庭,孩子们从穿衣吃饭到幼儿园接送,全靠丈夫一人。李廷钊非常体谅妻子,任劳任怨,为屠呦呦免除了后顾之忧。屠呦呦在感激之余心存愧疚,李廷钊却幽默地说:“这叫爱情分工,你只管在外干好事业,家里的事我全包了!”
最美情话,“愿意当你的小白鼠”
屠呦呦的课题组去海南岛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她带队刚到达,就遇到了疑难病例,一个患有严重疟疾的小女孩,已经躺在床上很多天没有进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