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诈骗进入高发期,普通人如何防范



AI诈骗进入高发期
从AI 换声到AI 换脸,当AI 被诈骗犯盯上后,大众开始在新技术面前瑟瑟发抖。
2023 年5 月底,据安庆公安消息,近日安徽安庆的何先生接到熟人视频电话,对方让其帮助转账,视频9 秒后便以开会为由挂掉电话。由于视频中的面孔和声音都是熟人,何先生没有多想,就转了132 万元。但没想到,这是一起利用AI 换脸技术的电信诈骗。幸运的是,何先生及时报警,专案民警接到报警后,连夜赶赴北京抓获3 名涉诈嫌疑人。而就在一个月之前,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人工智能(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先生10 分钟内被骗430 万元。
AI换脸技术不仅被运用于电信诈骗,还出现在明星直播带货中。有主播盗用明星的脸进行商业带货,误导消费者(如图1)。与此同时,各应用商店也有多款AI 换脸软件上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某短视频平台还推出一款“AI 随拍”玩法,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脸带入明星身上,即可发布视频。
面对频繁发生又难以辨识的AI 骗局,普通人应该如何防范呢?
做好个人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
诈骗手法在不断翻新,那么广大群众该如何预防,防止被骗呢?
首先要增强防范意识,在涉及钱款时,群众要增强安全意识,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在不能确定真实身份时,可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 小时到账”或“24 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如图2)。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23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