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远内心的边际
美从距离中来。北极风光对中国生活来说十分遥远,因此一提北极,就有美感。曾春根却把这个遥想变成了文字。他描述:“在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上寻找北极熊的足迹,寻找一溜烟不见了的北极狐,在雪地上漫步,别有一番韵味。不知名的地衣和小花草从冻土里生长出来,点缀在这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在这半年黑暗半年光亮的极端寒冷的恶劣环境中,竟然有这种生命的存在,且能开出小花来,不知道它们超强的生命力量是从何而来。在这片没有人类居住的土地上,苍凉中萌发着生机,寒冷中释放着生命的热量。驻足此地,仰望苍穹,这里应该是离天不远的净土,这里是人类攀越地球之巅的歇息地。”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挺美?
然而,如此神奇的北极在这部纪实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世界。曾春根从筹划北极旅程说起,分上中下三个章节,叙述了整个北极行程,充分展示了心路歷程,那种人在挑战极端之中的思辨与情感。这本书的亮点,与其说是北极风光的描绘,不如说是北极探险之旅折射出来的心灵边际现象之开掘。
在《风雪南极情》的序评中,我用人性假设理论把曾春根定位于“自在人”;这部《风雪北极情》的纪实,又是一次生活稀缺行为的纪录,很自然地令人联想“边际”概说。
“边际”在文学里是一个令人无穷遐想的寓意。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台港文学选刊》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