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北极情(节选)
作者 曾春根
发表于 2023年6月

一、直升机北极巡航

破冰船在北冰洋的冰盖上破开一条水路继续前进,按计划我们将在7月30日午夜到达北极点。北极的夏季冰层最薄,我们乘坐的这艘俄罗斯“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它能破的冰层最厚也只能是3米。船长介绍,它有两座核反应堆,添加一公斤铀可以在北极点与摩尔曼斯克军港之间来回行走十趟。30日抵达北极点之前已经没有登陆计划了,每天轮换阵容进行直升飞机巡航,以观赏北极冰盖的变化,同时寻找北极熊的行踪。破冰船上配备的直升机是俄罗斯较早期出厂的中型机型,看上去有些破旧,平时停在船的尾部平台上,直升机的起升轮及机翼用绳索固定在平台的特殊装置上。直升机停机坪不让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只有得到通知,我们才能每5人一组在三层甲板上等候登机。机械师们检查完飞机,解开固定绳索,一位足有六十岁的俄罗斯老机师登上飞机,只见他启动飞机前在左右胸与额头间不停地划着十字,祈祷上帝保佑飞行平安。每次登机前看到他虔诚又滑稽的动作时心里都在发怵,老机师这是习惯动作呢?还是对这老飞机没有足够的信心?

说心里话,这架半老的直升机着实有些令人担心。不知是长年在北极起起落落受到严寒的侵蚀,还是年代太过久远,它的外表已经是斑斑驳驳,机翼更是锈迹斑斑。有几位团员看它如此破旧,根本就没有勇气登机,干脆放弃巡航高空观赏北极冰雪世界的愿望。我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壮着胆子登上直升机。随着马达的轰鸣声,三片螺旋桨高速旋转带出的震耳的风声,直升机的尾部先行腾起,随后机头略低机尾上翘地悬起,从破冰船的左侧向上飞去。飞行高度约200米后在破冰船四周绕飞两圈,让我们从高空中观赏破冰船破冰前进的立体画面。

在高空中俯瞰红褐色的破冰船艰难地在冰盖上破冰前进的画面,就似一头老水牛在一片空白的原野上低头犁田,它犁出了一波波白浪一段段蓝绸。前方是白茫茫,无边无际,而船后则是热闹非凡,一群群海鸥海燕在白浪与蓝绸间上下翻飞,追逐着久违了的鱼虾与浪花,沉寂的冰雪世界顿时生机勃勃。第一次巡航没有发现北极熊的踪影,我们的“长枪短炮”没有捕捉到它的任何图像。第二次巡航在飞出破冰船八九公里远处发现一头正在捕食海豹的北极霸主。一头壮实的大公熊正在撕咬刚从冰窟窿里被它拽出来的大海豹,它的尖牙利齿紧紧咬住海豹的脖子,后脚踩着海豹的腹部,两前掌交换着用力拍打着海豹的头颅,白色的冰雪之地顿时染成鲜红。它听到头顶上这隆隆的轰鸣声后,警惕地抬头张望下天空中的这只“大鸟”,迅速地叼起海豹往雪堆后躲藏,它发现“大鸟”对它毫无威胁后便啃起那美味佳肴来。直升机不能悬停,我们只能在它的上空盘旋观赏这难得的场景。它边啃着美味边欣赏着头顶上的“大鸟”飞来飞去,我们高空中观赏着它,它在冰雪里欣赏着我们,在这离天最近的时空里,在这靠近地球巅顶的冰天雪地里。

二、接近北极点

船长在广播里报告,今晚11时左右将抵达北极点N90°,请各位保持状态做好登点的各项准备。到北极点我们将下船活动一整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全体团员与船员将手拉手在极点围成大团结的圆圈,绕着北极点左三圈右三圈;将在船尾处掘开北极冰盖进行“世界冰泳比赛”;在北极点冰盖上举行大型烧烤鸡尾酒音乐午餐会;在北极点十公里范围内进行马拉松越冰雪比赛等等一系列活动。

全体团员从下午开始便保持兴奋状态,期待着这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大伙除了用餐时间在室内,其余的时间大多在甲板上来回欣赏着近北极点的冰雪世界。接近北极点的冰盖越来越厚,破冰船开足了马力,加速犁开坚冰奋勇向前。雪白的冰块夹杂在深蓝色海水翻滚沉浮,不时与船底或船沿防护钢板激烈磨擦碰撞,发出的声响震耳欲聋。船碾过后,冰盖四处爆裂的巨响传来时,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天崩地裂”。我们早已把这些恐怖的声响当成了奋勇前进的“进行曲”,每一声巨响都是擂起的战鼓,在心中激起的豪情,只待到达极点那一刻的激情释放!

我们急切地穿梭驾驶舱,窥探着雷达屏幕显示的位置刻度,指针按毫米的速度慢慢地靠近N90°,我们全身心地慢慢地靠近了极点。这里已经完全没有黑夜,偶尔乌云飘过冰雪上才有些许阴影,云淡风轻时近处白得眩目,远方灰蒙蒙没有边际。靠近N90°,船尾后冰河之上没有任何飞鸟,也许它们知道,我们已经无暇顾及它们的存在了。

温度计显示的室外温度是-10℃,没有想象中那么冷。随船专家却提醒,踏上极点虽然温度不会太低,但寒风凛冽,千万注意防寒保暖,不可大意。中国队员中已经有七位队友报名参加冰泳比赛,以年轻队友为主,阿财兄弟犹豫片刻后也报了名。其中杭州的周兄年紀还比我长两岁,更为可喜可敬的还有深圳的李小妹和南京的颜小妹。北极冰泳,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与-1.89℃的冰水亲密接触,需要壮实的体格,更需要挑战的勇气。我已经到了不能挑战的年龄,只有替他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他们的壮举加油助威!

一切准备就绪,几个小时后即将抵达北极点,到达梦想中的那个巅顶!

三、雷达屏幕上的地球之巅

从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军港出发后几个小时,我们的手机便完全没有信号了。南极之行时,我们每天可以买船方公司的海事卫星信号向亲友发送微信、短信,沿途的所见所闻风光美景每天定时发送给亲友分享,同时让亲友随时了解我们在南极探险旅游中的行踪及状态,虽然每分钟的信号租金高达上千元人民币,但每天二分钟的实况播报还是必须做的功课。北极探奇之旅则有所不同,破冰船属于俄罗斯机密级的科考用船,之前属于俄罗斯军方,近年方才军民两用,其各种程序与规定还是沿用之前的套路。屏蔽了所有无关电子设备的信号,船上有一部海事电话只有在非常情况下才可启动应急使用,平时是不可以租用的;所以我们将与国内外亲友失联一段时间了,但是,到达北极点将向我们团员每人开放租用几分钟,我早已想好了必须打通电话的亲友名单,到时将在极点向他们传达我到达地球之巅的喜悦心情。

广播里传来了翻译官吉米的声音,破冰船将在四个小时后抵达北极点;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请各位团友回舱休息,到达目的地的前一个小时将通报各位准备下船,请各位团友务必强制休息,探险专家将到甲板检查监督。我们必须遵守纪律,大伙纷纷回到了自己的舱室,但真不知道有几人此时可以入眠了。

我和阿财兄弟根本没有丝毫的睡意,在舱室里又聊开了。他追问在航班上没有讲完走出医药公司后,我那二十多年的历程。我只能简单地给这二十多年作了个小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走出了国门,踏上欧洲的这片土地。在匈牙利布达佩斯闯荡了一年,之后辗转欧洲多国,做过服装生意,摆过地摊,干过苦力,写过诗歌,写过小说。回国后,贩卖过香烟老酒桂花糖,发过火车皮贩运过木材,卖过鸡鸭鱼肉,开过装载机、挖掘机,做过“包工头”,当过宝石企业的“老板”……除了偷鸡摸狗等违法犯罪的事情没有干过,能挣钱的活干过多种多样。而在医药公司的西洋参事件我已心知肚明,同事之间也心照不宣,我从来没有去探究过,也早已淡然了。没有必要去怨恨任何一位对我不利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多姿多彩的后来。

我告诉阿财兄弟:一心往前冲的人没有太多时间去往后看,前行远了,后面的景色便看不见了。需要感恩的是我们所有遇到的人和事,需要卸下的是一切不利己也不利人的思想重负。就像我们的南极和北极,把美好的一切深刻在记忆柱上,把艰难困苦封存在亿年的冰雪中。

窗外,雪白一片。许多船务人员在搬移着四层甲板尾部的桌椅板凳,准备吊坠至北极点冰盖上,看来北极点离我们不远了。

四、北极点的记忆(1)

探险家T.S.艾略特在抵达北极点时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名言:我们不能停止探险,而探险的终点应当是到达我们开始的地方并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

我与阿财兄弟做好了下船准备,提前半小时坐在咖啡厅紧盯着雷达传送到电视屏幕上的信号,当时间显示2014年7月30日23时48分,指针指向89度89分99秒时,我的心率加快,热血沸腾,地球之巅就在我的脚下了!

雄浑的汽笛声连续长鸣30秒,惊醒了冰盖,惊飞了雪花,全船欢声雷动。

本文刊登于《台港文学选刊》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