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梦》(三)
作者 白先勇
发表于 2023年6月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这一回,第二个女主角,很重要的薛姑娘来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薛宝钗,开头的时候,写薛宝钗只有泛泛几笔,这是写人物怎么进场的讲究。薛宝钗跟林黛玉的进场都是如此,先是低调,慢慢慢慢再拔高,以后越来越高,把整个人物立起来。凤姐是一出场就拔了很高的调子,所以作者有不同的写法。

薛宝钗来的时候,首先讲她很懂事,长得也很美,好像还胜过黛玉。就这么几句,说完了。这是第一次出场,开始铺陈薛宝钗是怎么样一个人。你光是讲她很能干、贤慧,印象不深,《红楼梦》里的宝姑娘也是很特别的一位女性,林黛玉如果是代表性灵,代表情感,薛宝钗就代表了理性,代表了冷静。

《红楼梦》里这些女孩子,若不细分,大致上有两种对比,一类重情,一类讲理,情与理的对比,也是这本书很重要的主题。感性人物,林黛玉为首;理性人物,薛宝钗为首。宝姑娘姓薛,“薛”,谐音雪,就是snow,很冷的一个女孩子,很冷静的,所以她能生存,后来成为扛大任的一个角色。这种人容易成功,感性的、重情的,很多时候在世俗的世界里是失败的,早亡的。

这一回侧写薛宝钗,怎么点题呢?周瑞家的、薛姨妈她们来了,看见薛宝钗要吃药,吃什么药呢?冷香丸!她那个药可不得了,各种讲究,雨水都指定要哪一天的,繁琐得不得了的一个东西。薛姑娘吃的是冷香丸,飘出来是冷香,这个女孩子的头脑清清楚楚、冷冷静静。所以曹雪芹一上来不写别的,给她一个冷香丸,读者就不会忘记了。接着,又来一笔。薛姨妈拿了十二枝宫花——宫里做的人造花,很漂亮的,叫周瑞家的给园里女孩子送去。王夫人就说了,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给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凤姐派去。王夫人说这宫花给宝丫头戴戴就算了,又拿来给她们干吗?薛姨妈说宝丫头古怪得很,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爱冷香丸,不爱花儿粉儿,难怪她以后嫁了贾宝玉,就一辈子守活寡。她住的房子蘅芜苑,贾母进去一看,什么摆设也没有,雪洞似的。这个女孩子不喜欢红的绿的,喜欢雪一样的东西。

讲一个人,讲她的个性,讲她的命运,轻轻几句,一点,这就是曹雪芹。写宝姑娘,不用多讲,几句话就够了。一个东西——冷香丸,就代表她,写得好!再看看侧写宝钗的个性,宝钗对周瑞家的“周姐姐、周姐姐”这么叫,而且非常客气地让座。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在佣人里面相当有脸面,而且可以在王夫人面前讲话,很重要的一个人。这个宝姑娘很有计算。贾府里面,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哪个应该怎么样应对,有规有矩,她很清楚。周瑞家的拿了花给几个姑娘送去,有意思得很。她先到四姑娘惜春那里,惜春在干吗呢?跟几个尼姑在玩儿。周瑞家的拿花给她,惜春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她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开玩笑的,以后真当了小尼姑。

一枝宫花,带出很多东西,宝钗的个性,惜春的未来。最后,到了黛玉那里。周瑞家的也是无心,给了这个那个,最后拿来给黛玉,你看看黛玉的反应:冷笑一声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林姑娘难缠得很,而且她也不管周瑞家的是谁。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在旁边不敢讲话了,得罪林姑娘了嘛!林姑娘性子很直,她多心,“心比比干多一窍”!为什么多心?寄人篱下。很多事情她都觉得人家对她有点不礼貌。林姑娘那么孤高自赏的一个人,受不了一点点委屈,受了就直讲,也不怕得罪人。这一回,薛宝钗、林黛玉一对比,你就看得出来了,哪个在贾府里头最后会成功。

曹雪芹写得非常巧,一枝宫花带出了这么多东西。这就是写人物写得好,他不能只管跑出来说:薛宝钗会做人,林黛玉不会做人,说出来就不行了。他这么一枝宫花带过来,通通写完了,还点出了惜春以后会出家,薛宝钗就守寡,林黛玉得罪所有的人。这就是他写人物的手法,他高明地方多得很,大家写小说,拿这本天书慢慢学吧。

这一回的回目“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周瑞家的送宫花也送到凤姐那儿去,凑巧,贾琏跟凤姐正好在行房事,而且是白天在行房事。曹雪芹写得很含蓄,周瑞家的去的时候,看见丫头拿个水盆出来,她就懂了,就不进去了。这是从侧面来写贾琏好色,他不会直接讲,而是轻描淡写地带过,白天行房事,对贾琏这个人已经点到了。“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秦钟是什么人呢?是秦可卿的弟弟。他跟贾宝玉相会,也有特殊的意义在里头,我慢慢再讲。

凤姐宁国府去做客,贾珍的妻子尤氏请凤姐过去。凤姐跟尤氏、秦氏她们婆媳俩感情很好,平日常往来。凤姐过去玩了牌,送她走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叫谁送呢?叫焦大送。焦大是宁国府里一个老佣人,资格很老,他跟过太祖贾代化。太祖年轻的时候打仗,爵位是因武功得来。有一回太祖受伤被围,焦大说他背着太祖突围,途中找水给太祖喝,他自己喝马尿,所以他保护了贾代化是有功的。现在呢?那些佣人管事居然半夜三更使唤他,他把他们臭骂一顿。凤姐一听,这么撒野啊!在凤姐手下,荣国府容不得这种撒野的行为。她早觉得宁国府这边尤氏治家懦弱,由下人这么放肆还了得!她叫贾蓉去,把焦大教训一顿。这个老佣人这下迸出心里话来了。他说,生出这一群子孙,“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他要哭祖庙去!小佣人一听这还了得,把宁国府里不能讲的一些秘密喊出来了,就拿马粪的灰往焦大嘴巴里一塞,把他捆走了。焦大这个人,我讲了,《红楼梦》最会用伏笔,这一次焦大出来就是伏笔,最后,贾府被抄家的时候,焦大又出来一次,那个时候才晓得,为什么焦大在这里出来一下很重要。

本文刊登于《台港文学选刊》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