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人口危机的背后
作者 史英静
发表于 2023年6月
除文中提到的道加瓦河外,如左上图所示,拉脱维亚境内的高亚河风光也十分壮丽。只不过美丽之外还有另一面。右上图,在库尔兰地区,苏联军事雷达站被遗留下来,破败犹如鬼城。

2022年11月,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称,拉脱维亚自独立以来的30多年里,人口自然增长一直呈负数,常住人口数量一直在下降。仅2021年,该国就减少1.7万多人。当地社会学家警告,如果再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拉脱维亚可能只剩20年“寿命”。20世纪90年代,恢复独立的拉脱维亚社会空前安定,经济发展良好,却面临人口持续减少的危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旷日持久,背后是难以解决的深层问题,以及无法对抗的时代洪流。

人口持续减少或许20年后会“消失”

拉脱维亚位于欧洲东北部,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共称为“波罗的海三国”。

这个国土面积仅6.46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比中国宁夏稍小,但森林覆盖率高达50%,充当着“欧洲之肺”。发源于瓦尔代丘陵的道加瓦河穿过首都里加,流入波罗的海里加湾。在滔滔河水千百年冲击下,地处入海口的里加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冻港。这里一度是连接欧洲南与北、中与东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波罗的海的心脏”。优美的环境令人羡慕,苏联时期,俄罗斯人移民波罗的海三国,首选就是里加。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风景宜人的国家,如今却遭受着人口锐减的危机。自1991年重新获得国家独立以来,拉脱维亚本以为“安居乐业”的日子会促使人口数量不断上涨,不料却恰恰相反,人口一直在稳步下降。

据统计,自1991年以来,拉脱维亚已经减少了近30%的人口,2011年,人口更是出现了20万的减少量。拉脱维亚的报纸头条不断发出警示,本国政府人口统计顾问伊曼特斯·帕罗尼涅克斯对此表示,人口问题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位于拉脱维亚东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拉特盖尔区,是拉脱维亚人口危机最严重,也最明显的地区,它的人口减少数比全国其他地方都要多。拉特盖尔区的维韦托瓦尼小镇,是一个在30年里失去了三分之一人口的小镇。因为居民少得可怜,所以这里保持着令人惊讶的整洁与原始的面貌:镇上18世纪双塔白色教堂光彩夺目,街道一尘不染;周围的村庄,废弃的房屋点缀着田野,沿着公路蔓延,苏联时代的厂房和办公楼摇摇欲坠。当地的经济曾经建立在庞大的集体农场和大型工业工厂的基础上,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这里也几乎崩溃了。小镇距离首都里加有3小时车程,距离俄罗斯边境仅有1小时多一点。据当地人回忆,20世纪70年代末,镇上的高中有1200多名学生,商店外的队伍很长,一直排到街尾。但是,如今镇上学校仅有400多名学生。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对拉脱维亚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在2021年,拉脱维亚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趋势有所加剧。

这一年,拉脱维亚人口死亡率明显超过了出生率,死亡率是出生率的两倍——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17.2万人,这是自1995年以来拉脱维亚人口自然负增长指标的最大值。根据《世界人口评论》(World Population Review)的统计数据,拉脱维亚人口增长率为-1.02%,在世界各国人口增长率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三。

截至去年年底,拉脱维亚官方统计的人口数量为189.6万人,但恐怕实际数字要少得多。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熟练工人选择离开本国移民他国,这对拉脱维亚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拉脱维亚经济部还预测,2040年,拉脱维亚人数可能将下降到172万人。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