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里的“姑奶奶”
作者 郭晔旻
发表于 2023年6月
▲ 清代旗人未出嫁的女儿被家人敬重。但出嫁以后,在婆家,她們就不再享有如此尊贵的待遇,甚至需要伏小做低,遇见小姑子,还得尊称一句“姑奶奶”。

《现代汉语词典》中,“姑奶奶”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父亲的姑母;二是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儿。但在北京俗语里,“姑奶奶”有时候还可以指家中未出嫁的姑娘。

这其实是清代旗人语言在北京话里留下的痕迹。

“奶奶”一词在旗人的语言里并不是指祖母。据《清宫遗闻》记载:“按旗人男称爷,女称奶,乃极尊贵的名称。”在《红楼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在贾府里就被称为“琏二奶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书中“奶奶”一词,应是旗人用语。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