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瓦山攀登记
作者 王雪
发表于 2023年6月

四川的雨季,经常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封路等相关新闻。在发起“登大瓦山”的活动之后,很多朋友劝我安全起见,慎重考虑。可是,对山野的渴望、对穿越的期盼激励着我,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将登山进行到底。

幸运的是,出发前,从乐山地区驴友那里得到消息,大瓦山并没有下雨,一切可以按原计划进行。

1 寻路山峦,在瓦山坪遇“上帝之光”

半夜1点多,汽车已经无法再往前行驶,司机将我们放到半山腰后就返回成都了。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一直没停。

晚上7点半,我们一行人包车出发。只是刚出发不久,车就出了点小意外,师傅回去换车,一直到九点钟才继续往前。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金口河。

半夜1点多,汽车已经无法再往前行驶,司机将我们放到半山腰后就返回成都了。雨淅淅沥沥下起来,一直没停。我们十个人背着包,披上雨衣徒步前往位于五池村的向导家,那是第一个露营地。大约走了四五公里,凌晨两点半,终于抵达,雨也渐渐停了,我们在地铺上沉沉睡去……

直上直下的崖坡如劈如削,金口河大峡谷幽深雄奇,令人惊叹。左页两小图为作者徒步登山时所摄,左下为金口河大峡谷的一线天景区,右页图展示了高峡出平湖的独特景致。

要登大瓦山,先上瓦山坪。从五池村到瓦山坪,海拔从1800米上升到2500米,有两条交织的路可走。最佳路线是径直沿小路直上,需要两小时左右,瓦山坪可作为此行的1号营地,那里水源充足。

瓦山坪,是大瓦山与帽壳山之间的一块高山草甸,海拔2500米,在通往大瓦山顶的小路上,隐藏在沼泽丛中。向导手指前方,对我们说:“看,前方的山就是大瓦山。”我们順着手指方向望去,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山体展现在眼前。我有些激动,终于见到了这座早已在照片上看了不知多少遍的大瓦山,这座两百年前就被英国探险家赞不绝口的山,这座几个月来让我魂牵梦绕、不登山顶心境难安的山。

可没多久,我们就遇到难题。因为前两天下雨,有的路被水冲断,坑坑洼洼,最深的地方积水已没过膝盖,冰寒刺骨,趟过去后人冷得直跳。这里因为开发锰矿,碎石公路盘旋了十九道弯,一直延伸到帽壳山腰,一条五六公里的小路从十九道弯路正中直插而上,再左转到瓦山坪。徒步路线就是从小路而上,小路开始较为平缓,越往上越陡。大瓦山是我所登的山中最具观赏性的一座,这种观赏性不仅来自大瓦山本身,还来自大瓦山与周围山峦景观的浑然一体。我们一边欣赏越来越清晰的帽壳山和大瓦山,休息之时,又不断回头观望越来越广阔的山峦,登山的疲劳就这样在观赏中消解了。

我们走走歇歇,空中厚厚的云层将太阳完全遮挡,一束束因丁达尔效应形成的“上帝之光”从云层隙缝中照射下来。大约中午,我们抵达了瓦山坪。这里长满各种灌木丛,红色的灯台报春花(当地人称“转转花”)一片一片的,非常好看。穿过低矮的树林时,我们听到了不远处的牛在不停欢叫,同伴忍不住开起玩笑:“兄弟伙来了,打个招呼嘛。”

2 穿行树林,滚龙岗险中有幽径

踏上滚龙岗,两边是刀削一般的崖壁,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绝壁上长满了杜鹃花和树丛,如同近卫队一样接受着检阅,小道两边是石头,像天然的防护栏。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