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江将首尔一分为二,城市里大多数景点位于汉江以北的老城区。在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后,首尔(当时称“汉城”)成为首都,尽管在历史长河中,首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其波澜壮阔的历史依然可以通过光化门附近的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宗庙窥探一二。
1 昌德宫首尔的遥远过去
这座贯穿了整个朝鲜王朝历史的昌德宫,见证了李氏王朝的辉煌,也见证了李氏王朝的末路。如今李氏王朝早已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独留这座王宫,在此望着人世间的千变万化。
不要看现在的首尔市中心遍布极富现代气息的街道和高楼,然而和古代中国一样,作为王朝国家首都的首尔,曾经一切国家活动都以王和王室为中心展开。首尔一共拥有五座朝鲜时期的王宫,即昌德宫、景福宫、昌庆宫、德寿宫和庆熙宫。而我们此行最期待的,就是昌德宫与昌庆宫。
昌德宫最早建于1405年,起初是作为朝鲜王朝的离宫使用,而在王朝后期则代替景福宫,成为王室使用的正宫。昌德宫经多次重建,宫殿的面积与建筑体量严格遵循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最大时有宫殿建筑达230多间,现存建筑13座60余间,包括敦化门、锦川桥、仁政殿、大造殿、后苑等。其中,昌德宫的正门敦化门,是目前首尔保留下来的宫殿正门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而横跨在昌德宫的禁川(人工挖成的河水)之上,建于1411年的锦川桥(原名禁川桥),则是首尔众多王宫中最古老的一座石桥。1997年,昌德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仁政殿是昌德宫的正殿,建于1405年,曾是举行朝鲜国王登基、接见外国使节等国家重要仪式的地方。殿前花岗石铺地,三面环廊,内部有帝王御座。值得一提的是,在1908年内部装修时,殿内引进了电灯、窗帘等西式设备。位于仁政殿侧面的宣政殿,最初名为“昌德宫朝启厅”,是国王和大臣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随着宣政殿的办公用途搬迁到熙政堂,这里一般只作为安放已过世的国王和王妃牌位的魂殿。熙政堂初建时原名“正寝殿”,是国王起居的寝殿,但因为宣政殿狭小,而且还经常用作魂殿,所以熙政堂后来便代替了宣政殿便殿的功能。
大造殿是昌德宫的正式寝殿,也是王妃起居的地方。该殿曾被烧毁,后来重建。因为是王妃的居所,所以大造殿还有一个漂亮的后苑。殿东面的兴福轩,是朝鲜王朝召开最后的御前会议的场所,1910年8月22日,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在此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昌德宫东南隅的乐善斋建于1847年,为大妃的居所,朝鲜王朝的末代皇后纯贞孝皇后尹氏在此居住到1966年,末代皇太子英亲王李垠的遗孀李方子居住至1989年。
参观完乐善斋,昌德宫的常规旅游线路就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参观昌德宫后苑。
昌德宫后苑始建于1406年,耗时近60年完工,在壬辰倭乱中被摧毁,直到十七世纪初重建。后苑保留了地形原貌,在山谷中建造园林。首先抵达芙蓉池和宙合楼,正方形的池塘中央是一座圆形小岛,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