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峡谷如甬道,岷江水依然清澈碧绿。清风吹来,那湿湿的余音,是不是羌女吹奏的笛音?那激越的流水声,是不是羌人强劲的羊皮鼓声?
云端里,曾经在地震中倒下的碉楼和萝卜寨,以一种绝美而永恒的姿态重新站立着,在苍茫里,书写着属于古羌民族的历史。
和早春的风一起,我到了汶川。西羌,带着一管羌笛,自遥远走来。
禹的背影
“这是禹的铜像。”站在山脚,你指给我看。
“这是禹。”我纠正说。
你好像并没有反对,会意地笑了。对,这不是一尊铜像,他就是禹啊。
禹在那里,在高而空旷的山上,伟岸地站立。一顶斗笠,一肩蓑衣,他手握铁锸,凝视远方。他征服的江水就在他的脚下奔流,不缓不急。他当然是禹,他一直就在那里,不舍不弃。
水声滔滔不绝,如一管悠远的羌笛,诉说着他的故事。说五千年前,禹出生于西羌。说那一天,禹母看见从云中突然掉下一块雪白的大石头,就在白石触地的那一瞬间,禹出生了。说禹穴沟中,禹母的鲜血染红了那块巨石,羌民把它称为“血石”,供于神山之上。从此,白石记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华夏始祖黄帝嫡裔鲧的儿子——禹。
禹出生的地方称为西羌,是羌、藏、汉交融的聚居之地,在成都平原以西的尽头,深处重峦叠嶂的岷山山脉中。汹涌澎湃的岷江,汇集着千山万壑的雪水,从拔地而起的群山夹缝中奔泻而下。西羌,是古华夏最重要的丁字形民族走廊的起点,古代氐羌族群是中华各民族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华民族的共祖炎黄就是由此而东入主中原,并接受了先进的东夷文化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是以羌为主体建立的。“华夏”之“夏”,正是出自岷山的大禹之裔。
汶川——西羌,它的名字是如此庄严、伟大,令人肃然起敬。
仰望禹的背影,我似乎看见洪荒的远古,岷江洪水肆虐,如一条孽龙冲过岷山铁豹岭,左奔右突横冲乱撞,将这里化作一片恣肆汪洋。治水的鲧来了,却失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