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叫扬。前两天给他过了4岁的生日。回想起他刚出生的那一天,医院值夜班的护士对抱着他睡觉的我说,“别眨眼,一眨眼就长大了!”。4年的时间,真的是一眨眼就过了呀。
“五一”假期时,我独自带扬回了趟潮汕老家串亲戚,前后7天。我确实没有一个人带他出过远门,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搞定,也让妈妈过一个轻松的假期。
过去几年,我陪他的时间没有自己希望的那么多。2016年开始做轻芒时的美好愿望是,等有小孩的时候,自己想做的事情已经相对比较稳定了,这样子我可以不像以前那样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有更多时间花在家庭中。
只是等到扬在2019年出生的时候,做的事情还远远不能说稳定。不仅如此,抱着未满月的扬,我反而更笃定好的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开始了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最后来看似乎是工作和家庭两边都没有做好,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减少了不少,但又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在家里、承担足够多的养育责任。
可以给自己找出不少借口,但结果就是这样的。
今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春节后我们原本请来照顾小孩的保姆请了两周假。妈妈有正经工作,我看起来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因此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大部分时间是我待在家里带娃。后来保姆请假越来越频繁,我数了一下发现出勤率还不到一半,反而我变成了需要随时待命的替补,这不大对劲。于是我们辞退了保姆,大部分的工作日里就是由我来陪他 了。
日常要做的事情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多,而且家务后来我们也请了钟点工帮忙。如果孩子没有生病,白天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是可以安排自己的事情的,只是一般三点多就得往家里赶。买菜、收拾一下家里,然后去接小孩回家,陪玩、陪学习、做饭和陪吃饭、给他洗澡、讲睡前故事……取决于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只要妈妈在家,他现在一定是黏着妈妈的,我想这也是因为我过去花在他身上的时间远远没有他妈妈多所得到的一個必然结 果。
出门在外,就全天24小时都由我来负责 了。
扬也不小了,介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有一些自理能力,带起来没有那么难。我们之前出去旅行时就像搬家一样,连锅都会带上;现在,一个登机箱就可以装下我们两个人的行李,包括一大堆他要玩的玩具。而且,他和我相处的方式与他和妈妈相处的方式还是有挺大区别的。我猜还是因为他和妈妈之间有更充足的安全感,所以他可以尽情地“使用”妈妈,撒娇、发脾气、凶、打……而在跟我相处的时候,他相对还是冷静的,和妈妈带的时候比还是轻松多了,相对于许多妈妈的日常来说,我这个算是低难度关卡。
但即使是这样,一天下来还是很疲惫和焦虑的。刚开始的几天,我连给自己洗澡的时间都没有。阅览室里有不少颇受欢迎的探讨性别议题的文章,是这些文章告诉我,带娃有显性的工作,但日常更多的是大量隐性的工作,也有很多情绪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