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作者 [德]顾彬
发表于 2023年6月

小说是当今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作为像我这样的诗人或散文家,可能会为此感到遗憾。现在的读者不再喜欢哲理的或者深刻的思考,而是希望获得对复杂的人类历史问题的具体解答。而诗人或者思辨性文章的作者似乎不能提供这些。

与诗歌或者哲理性的思考相反,海娆用一种清晰而令人愉快的简朴语言,让历史的残酷余音回响。这位来自重庆、现在与先生和狗生活在法兰克福附近的中国女作家,选择了最艰难的主题之一:二战遗留的伤痛问题。七十多年过去了,但伤口至今尚未痊愈。

海娆巧妙地用一个典型的德国男子名,弗兰茨,将这个问题与个人身份联系起来。小说名也用了这个名字,故事中的三个人,甚至一条狗,都叫弗兰茨。不要误解,在德国,狗是我们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我们为狗哭泣,把狗像人一样安葬。我知道这些,因为我的成长岁月也与狗相伴。狗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安慰,正如海娆家的狗。

狗通人性,它们主要通过气味来辨识。对于狗而言,不存在身份问题。我们人类通过脸、身材、声音等来相互辨识,因此可能存在许多相似或混淆,尤其是当人上了战场,而又没能从战场上归来,留下来的人还能拥有他们的什么呢?

我的父母都从二战的战场上归来了,但我祖母的三个兄弟都没从一战中幸存下来。

本文刊登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