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图书馆的现代化升级和改造中,需立足本地实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发扬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建设群众文化,构筑新时代社会主义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文化自信。
一、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有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历史的中国,文化底蕴更为厚重。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所为。”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由此观之,同时也为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群众文化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与指导。积极的文化会对社会存在产生积极的影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文化建设与传承中,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设群众文化的重中之重。建设群众文化,不断发挥群众文化的优越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有助于展现文化自信,也能切实地让人民群众受益,这是相辅相成的。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作为公益性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让人民群众能触手可及的,同时图书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平台,作为组织各类群众文化的重要场所,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打造现代化图书馆这一基础群众文化设施,组织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立足本地实际,升级现代化图书馆,打造多功能阅读空间
作为群众文化编导,在实际工作中,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将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作为建设群众文化的一个重点,打造符合本地实情的文化阵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提供良好的完善的基础文化设施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必备的。在铁门关市图书馆的升级和运营中,积极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场所,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实践。
如何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如何尽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在现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发展、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等等,都是在策划、实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文化设施时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立足于这些问题,我们努力整合现有的资源并且不断升级改进当前的环境与条件。
在图书馆的升级改造中,我们更加重视图书馆作为举行文化活动场所的功能作用。“《公共图书馆法》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实践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以法的形式固化了下来。如图书馆除了借阅等服务以外,要“开展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等服务,并提出图书馆“公休日应当开放,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应当有开放时间”图书馆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的作用也有许多成功的理论和经验的积淀。“在基层,图书馆与群众文化工作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图书馆员既是图书馆的管理者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在基层,图书馆的馆舍,既是图书馆读者的活动场地,也是文化站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稳定的读者群体使群众文化工作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图书馆读者活动与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交相辉映,充满活力。”
图书馆的建设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亮点。对于图书馆的建设还需要考虑本地的特殊情况。图书馆是铁门关市的一大公共文化场所,以前虽然有公共阅览室,但是硬件和软件的配备都亟待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