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夫妻的宝贵遗产
作者 皮皮鲁
发表于 2023年6月

1

“你见过最震撼或感动的照片是什么?”

有人写下是汶川地震救援现场,在满地荒凉中,那如同一面旗帜飘扬的人们。有人写下是长津湖战役,“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的绝笔。

2400多个回答里,翻开每一个都叫人动容。

直到一张两具白骨的合照赫然出现在眼前,我再也忍不住泪目。生平第一次,看到骨架骷髅没有害怕恐惧,只有敬畏和羡慕:一高一低,他们并身立于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

“玻璃橱里,是他们特殊的坟;玻璃橱外,是他们浩瀚的爱。”

他们的名字,一个叫李秉权,一个叫胡素秋。

他们是一对医学教授,他们也是一对夫妻。

一个于2005年捐獻自己的遗体,一个于2015年去世后以身捐国。生死分离11年后,一个人站立的李秉权等来了他的爱人胡素秋。

逝世后,他们把眼角膜、肝、肾等捐给需要的病人,然后化身为骨骼标本,供教学所用,提供给学生研究。

两人用最特殊的方式,重新站在了一起。从此,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门口,一对伉俪,两具白骨,万代不分。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

当他们的躯体以白骨重逢,灵魂以伟大再聚,他们的故事,却要从那年青春正好、风华正茂时说起。

2

1941年,19岁的李秉权第一次跨入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的校门。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未来的人生,将与一个叫胡素秋的姑娘分不开。

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李秉权家境贫寒,父母皆因病缺医被折磨去世。胡素秋则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父亲胡瑛是当时声名显赫的人物。

可爱情总是喜欢在穷小子和富家千金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不乏追求者的胡素秋,偏偏注意到了总在图书馆出现的李秉权。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