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上立战功,泸定桥头献生命
云宗连(1903—1935),河南省鹿邑县人。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曾任红5军团13师37团团长,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并荣获三等红星勋章。他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壮烈牺牲,时年32岁。1992年12月,云宗连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一
云宗连,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鹿邑县涡北镇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攻读诗书,后跟父亲学习武艺,品学兼优,文武全才。1919年,云宗连考入开封市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即冯玉祥开办的“中州大学”前身)。
1921年,云宗连加入了冯玉祥的部队。在当见习排长时,他和上级赵博生志同道合,同时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接受三民主义的基础上积极和中共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在中原大战中,云宗连作战勇猛,多次立功,被赵博生提升为警卫连连长。
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下野,其部队被压缩整编。蒋介石对中共地下党员进行“清洗”,苏联军事顾问被驱逐。云宗连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在赵的指派下,云宗连利用老乡关系,找吉鸿昌、魏凤楼联系。虽费尽周折,但事不遂愿,没有找到他们。赵博生就率领他的特种兵旅成立了“三民主义救国军”,拟入汉中,举义造反,开辟革命新路。不久,义军在东江口遭到敌人伏击而溃败。辗转激战20多天后,赵博生接受冯玉祥旧部孙连仲的邀请任参谋长。孙连仲被蒋介石收编任命为26路军总指挥,开赴江西宁都“围剿”红军。
到了宁都后,时任国民党第26路军参谋长的赵博生积极与共产党员黄火青、袁血卒、罗亚平等人联系,准备举行武装起义,参加工农红军。云宗连积极组织刘向三、耿万福、吕咸等10多名思想进步的青年军官,秘密开会,准备暴动。1931年10月,云宗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党史博览》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