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工业遗址:工业遗产中的“翩翩君子”
作者 韩晗
发表于 2023年6月

在许多人看来,造纸术是中国人的发明,它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实,在人类文明早期,一些文化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也曾出现过类似于中国造纸术的技术,不过,我国的造纸术最为成熟,影响也最深远。

纸,是人类文明在孕育之初因為记录事件的需要而产生的“刚需”。用于书写的纸,曾出现在古埃及、古巴比伦乃至后来的古印度,并传播到了周边地区。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受到中国的影响而掌握了造纸技术,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

造纸术既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沿革的历程,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互动与交融。在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之后,一些造纸作坊引入了机械化生产设备,使之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特征的造纸厂。经过历史的沉淀,这些造纸厂成为人类历史上具有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址。

在现存的造纸工业遗址当中,我国的浙江华丰造纸厂旧址、日本的伊野町纸博物馆、波兰的杜什尼基·兹德鲁伊造纸博物馆与中国台湾省的台北士林纸厂最具代表性。

华丰造纸厂:从实业救国到为抗美援朝捐飞机的百年老厂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华丰造纸厂创建于1922年,是浙江省第一家机械造纸厂、国内最早的卷烟纸生产厂之一。-

20世纪20年代初,不少有识之士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仍怀有强烈的“实业救国”激情。1922年1月11日,俞丹屏在杭州大有利电灯公司(后来的闸口电厂)举行武林造纸厂创立会,自此武林造纸厂正式成立。武林造纸厂是华丰造纸厂的前身,厂址选在杭州和睦桥西塘河旁,主要生产黄板纸。

武林造纸厂在创立之初就遇到了重大挫折。该厂的第一台造纸机由多位民族资本家筹资从美国购入,然而这台号称“全新”的圆网造纸机运送到厂时,却被发现竟是一台二手设备。因急于投入使用,厂方多次与美方交涉,却多次遭遇对方的耍赖、推诿。尽管如此,武林造纸厂仍成为浙江省第一家机制纸企业,生产的黄、白、灰等各种纸张源源不断供应杭州市场。1924年1月,武林造纸厂生产出浙江省第一张机制黄板纸。后来,该厂日产水平达到15吨。1927年,武林造纸厂生产的黄板纸更是走出国门,出口至东南亚地区。

1931年,金润庠、竺梅先两位民族资本家共同筹资29.05万元,购买了武林造纸厂,将其改名为“华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1931年5月30日,又将其更名为“华丰造纸厂”。金、竺二人想改变我国造纸业的乱局,他们积极与各造纸厂协商,筹组“国产纸板联合营业所”并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委员会”,从而协调各厂产品的产销,消除了同业之间的矛盾,增强了民族造纸工业的竞争实力。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杭州,华丰造纸厂被日寇强占,被打上国耻的印记。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