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韩少功的文学世界
2022年可谓湖南文学的大有之年。王跃文的《家山》、水运宪的《戴花》等一批重量级长篇小说问世,备受瞩目。而湖南文艺出版社11月出版的龚政文的文学评论专著《从〈马桥词典〉到〈山南水北〉——1990年代以来韩少功的文学世界》,如果不是更加,至少值得同等重视。
大器弘开,细处入微
本书尽管只是截取韩少功二十世纪末代表性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到二十一世纪初思想随笔《山南水北》等作品为标本,但是自始至终把这位中国当代重要的思想者和写作者韩少功置放在历史大转折、时代大变革、世界大分化的宏阔背景上,对韩氏的故事场域、人物谱系、文体探索、艺术思维、思想操练、人生取向,一一深入考察,以从启蒙话语到人性话语的转变、从闯荡都市到重返乡土的转化、从线性叙事到片段表达的转换三个维度,对韩氏的思想演进、人生选择、艺术追求,全方位系统梳理。全书架构大开大合,论说抽丝剥茧,丝丝入扣。
荦兮其论,浩乎其文
人类处于这样的时间节点——人工智能正在把物变成人,生物科技正在把人变成物,人类正在陷入“非人非物”的困境。在这样一个科技反哺抑或反噬人类尚未可知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碎片化、去中心化的时代,文学艺术如何才能揭示、描摹、反映、筑造我们找不到终点的外部世界和回不到起点的内心世界?在考察辨析、归纳总结韩少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包括小说、散文、思想随笔在内的大量文本之后,本书提炼升华了一系列文艺理论主张:文学——广而言之文学艺术,必须具有活脱的形象、人性的血温、心跳的脉动、理性的鞭辟、思想的重力……特别是在评述韩氏从线性叙事到片段表达的艺术思维和文本探索时,作者充分肯定片段化表达颠覆围绕中心人物线性叙事的突破性价值和启发性意义,堪称具有建设性的文艺理论贡献。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